第48章

关灯
    的。

     但他还是必须再问最后一个问题。

     “帝姬欲寻俊杰,”他问道,“是为君父分忧,还是为护己身安危?” 他问她,目光是温和的,但也是严肃的。

     而她坐在他的上首处,听了这句话,浑身却像是紧绷了起来。

     就像军营里听到号角声的战士,抓起自己的矛和盾,随时准备战斗时的紧绷。

     她的目光也是这样告诉他的。

     “未至兴元府时,已有四万亩田地上的百姓因我而失衣食,”她说,“我受万民供养。

    ” 宇文时中沉默了许久,起身冲她行了一礼,转身走了出去。

     “这是什么东西?”她迷惑地伸出手去,想拿起案上的那本册子,季兰和佩兰就一起拼命皱眉。

     “这东西不当给帝姬看,”她们说,“宇文先生此举更荒唐了!” 她赶紧就抓起来了,仔细一看,吃了一惊。

     这是一本被刺配到利州路的犯官名册,论理确实是不该给她看的,一来配军归人家军队系统调配,二来配军身份低贱,她这灵应宫是官家建给自己女儿清修的神圣场所,别说南郑城兴元府,就是整个利州路的官员想进灵应宫都要看帝姬脸色,所谓“贼配军”断然是不配踏足一步的。

     但文官们目前只会和她保持距离,宇文老师这么暗示,她受官家庇护是把双刃剑,士大夫不会同一个官家的吉祥物认真打交道哪怕是不曾出仕的书生,只要他对自己能力有信心,他也不会走这条路。

     然而宇文时中也是文官士大夫中的一员,他何以会用这种暗度陈仓的方式来帮她呢? 帝姬摸摸鼻子,觉得这次鼻子上是没有灰的。

     贼配军分很多种,想看出名堂是需要费点功夫的,比如说她发现这群贼配军中,居然有几个是淮西北过来的。

     官吏被刺配已经是很少见的事,一口气出现四个淮西北的犯官就更奇怪了。

     虽然大家都号称西北,但兴元府在大宋的西边,而“淮西北”是指淮河西北,这就很古怪,大宋很优容文官,为什么这边的犯官就多些呢? 她拿着这本名册去寻曹福,老太监正晒着太阳睡午觉,被她抖搂起来就有点不高兴。

     “这个么,”他慢吞吞地站起来,“杨提举在时,曾于淮左立威啊。

    ” “杨提举是谁?” “杨戬杨公是也,先于汝州立‘稻田务’,而后去了淮左,”曹福耷拉着脑袋,“帝姬满腹的筹谋,怎么连杨戬、杜功才这些事也不知啊?” 她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

     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当初替宋徽宗捞钱的是杨戬,胥吏杜功才给她进言在淮西北大搞土地国有化,国有化后再让百姓花高价去租,民怨自然沸腾,地方官也炸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