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关灯
小
中
大
王穿云赶紧点头如小鸡啄米。
“还有!”帝姬很邪恶很刻薄地说道,“灵应宫的山准许百姓继续打柴,山下的河也许他们随便用,但道观的吃用也由他们包了!砍柴的每月须得给灵应宫一捆柴!打鱼的每月须得给灵应宫挑一尾大的送过来!” 还有家里种瓜的!种菜的!养猪的得一年替灵应宫养头猪! 万恶的地主婆!要什么东西,都清楚明白地写出来,不给任何人从中取利的机会! 小吏将文书贴下去的那天,南郑城的守卫在城门口溜溜达达,很是有些无聊。
西城所的宦官们是被抓进去了,可汴京的消息还没过来。
灵应宫帝姬伤势是一天天变好的,可至今也没什么庆祝活动。
前段时间听说附近乡村起了流寇,但流寇也不敢来打南郑城。
无聊,很是无聊。
他们只能看看进城的那一张张熟面孔,偶尔打趣几句,偶尔挖苦几句,偶尔挑剔几句。
忽然间,有守卫就发现了几张不该出现在南郑城的面孔。
“这不是刘家小九吗?你家不是要去成都府求” “我不求了!我不求了!灵应宫佃地了!二十年的地!随便种!”那个小地主骑在骡子上大声嚷嚷道,“原是我家的地,永佃金还可以缓一岁再交,我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失了心智去求亲靠友!” 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两腿一夹骡子,一骑绝尘地冲进了南郑城,城门处的守卫就惊呆了,连那两个进城钱都忘了收。
可他们不亏呀!他们听了这话,立刻抖擞精神起来,甚至还有机灵鬼表示愿与城门共进退,多加几天的班!因为很快他们的钱囊就被那乌泱泱的进城大军给填满啦!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第二十七章 一般来说,进城是不该收钱的,守门的小吏只对拉着货物进城的商人收一点税,收得也不多,因为当他们将货物运进城后,无论是自己在市廛里卖货,还是将货物运到店铺里出售,官府肯定还能再收到一笔税款。
但“货物”这东西定义很模糊,比方说你带进城一车梨子,你是运货的,要交钱,那你带进城一书包的书呢?一篮子的点心呢?或者干脆带进城一个藤筐呢?谁能说准这东西你不是用来卖的?哦,你说这东西就这么点儿,必然是我随身带的,那我放你进去,你把东西放下又出来了,带着货又进去了怎么办呢? 这种无赖出现的几率很少,但小吏们对此有更加便捷的懒政对策:只要进城的人,他们收一个铜板,真正运货的马车根据实际货物种类和重量来征税。
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南郑城,对于守城门的人来说是个好事儿,但对于县令来说就不成。
他快累死了。
这是赎罪,他这么琢磨的。
但主簿想得开,主簿就劝他说,这也是您的政绩呀! 因为西城所征地的事,兴元府被搞得乌烟瘴气的,好几处流民结联,眼看着就要出新方腊,新宋江了呀!现在帝姬宽仁,将田地以永佃的形势重新佃给百姓,咱们兴元府就太平了!县府也太平了! 至于管理这些田地的工程,确实工作量有点大,不过帝姬难道不承县府一个人情吗? 听到这个问题,柳景望先是很开心,后是很犹豫。
“她毕竟只有十三岁” “帝姬在京城如何,咱们都只是听说,可她进城后这几件事,”主簿小声道,“县府可还拿她当稚童看么?” 柳景望那黑了淡,淡了又黑,反反复复,像个上
“还有!”帝姬很邪恶很刻薄地说道,“灵应宫的山准许百姓继续打柴,山下的河也许他们随便用,但道观的吃用也由他们包了!砍柴的每月须得给灵应宫一捆柴!打鱼的每月须得给灵应宫挑一尾大的送过来!” 还有家里种瓜的!种菜的!养猪的得一年替灵应宫养头猪! 万恶的地主婆!要什么东西,都清楚明白地写出来,不给任何人从中取利的机会! 小吏将文书贴下去的那天,南郑城的守卫在城门口溜溜达达,很是有些无聊。
西城所的宦官们是被抓进去了,可汴京的消息还没过来。
灵应宫帝姬伤势是一天天变好的,可至今也没什么庆祝活动。
前段时间听说附近乡村起了流寇,但流寇也不敢来打南郑城。
无聊,很是无聊。
他们只能看看进城的那一张张熟面孔,偶尔打趣几句,偶尔挖苦几句,偶尔挑剔几句。
忽然间,有守卫就发现了几张不该出现在南郑城的面孔。
“这不是刘家小九吗?你家不是要去成都府求” “我不求了!我不求了!灵应宫佃地了!二十年的地!随便种!”那个小地主骑在骡子上大声嚷嚷道,“原是我家的地,永佃金还可以缓一岁再交,我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失了心智去求亲靠友!” 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两腿一夹骡子,一骑绝尘地冲进了南郑城,城门处的守卫就惊呆了,连那两个进城钱都忘了收。
可他们不亏呀!他们听了这话,立刻抖擞精神起来,甚至还有机灵鬼表示愿与城门共进退,多加几天的班!因为很快他们的钱囊就被那乌泱泱的进城大军给填满啦!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第二十七章 一般来说,进城是不该收钱的,守门的小吏只对拉着货物进城的商人收一点税,收得也不多,因为当他们将货物运进城后,无论是自己在市廛里卖货,还是将货物运到店铺里出售,官府肯定还能再收到一笔税款。
但“货物”这东西定义很模糊,比方说你带进城一车梨子,你是运货的,要交钱,那你带进城一书包的书呢?一篮子的点心呢?或者干脆带进城一个藤筐呢?谁能说准这东西你不是用来卖的?哦,你说这东西就这么点儿,必然是我随身带的,那我放你进去,你把东西放下又出来了,带着货又进去了怎么办呢? 这种无赖出现的几率很少,但小吏们对此有更加便捷的懒政对策:只要进城的人,他们收一个铜板,真正运货的马车根据实际货物种类和重量来征税。
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南郑城,对于守城门的人来说是个好事儿,但对于县令来说就不成。
他快累死了。
这是赎罪,他这么琢磨的。
但主簿想得开,主簿就劝他说,这也是您的政绩呀! 因为西城所征地的事,兴元府被搞得乌烟瘴气的,好几处流民结联,眼看着就要出新方腊,新宋江了呀!现在帝姬宽仁,将田地以永佃的形势重新佃给百姓,咱们兴元府就太平了!县府也太平了! 至于管理这些田地的工程,确实工作量有点大,不过帝姬难道不承县府一个人情吗? 听到这个问题,柳景望先是很开心,后是很犹豫。
“她毕竟只有十三岁” “帝姬在京城如何,咱们都只是听说,可她进城后这几件事,”主簿小声道,“县府可还拿她当稚童看么?” 柳景望那黑了淡,淡了又黑,反反复复,像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