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清扫国库券市场
关灯
小
中
大
张诚打了个酒嗝,脸颊潮红,感激地举起一瓶未开的茅台,对张敬涛比了比:
“涛哥,都在酒里!”
张天连忙起身,伸手按住他的酒瓶:“张老弟,差不多了!”
张敬涛也笑着摆手:“老弟,一共就三瓶酒,你还想独吞不成?先吃菜,吃菜。
” “听哥哥们的!”张诚顺势放下酒瓶,坐回椅子,抓起筷子夹了块鸡肉,大口吃起来。
连干大半斤茅台,他确实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晃了晃脑袋。
张敬涛打量着张诚,转向高大同:“这小老弟太实诚。
要不是拦着,今天非得抬去医院洗胃不可。
” “可不就是因为这份实诚,咱们才乐意交这个朋友?”高大同接话,随即话锋一转,“对了,余地安新村那边……” 张天却仿佛没听见他俩的闲聊,只是含笑拍着张诚的后背帮他顺气,另一手夹菜,眼神却时不时在张诚脸上打转。
“叩叩叩!” 包厢门被敲响。
服务员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
“张科长,抱歉来晚,我自罚三杯!”中年人一进门,目光便在张天、高大同脸上掠过,最后落在张诚身上,多了几分探究。
此人正是耀光玻璃厂厂长,沈百万。
张天,嘉兴最大的私营服装厂老板,背景深厚。
高大同,市长独子,路政局实权人物。
这两个他都认识。
唯独这个年轻人…… 张敬涛笑着起身,替沈百万拉开椅子:“老沈,罚酒免了。
请你来,是有事相求。
” “张科长有事尽管吩咐。
”沈百万顺势坐下。
他身为浙省最大玻璃厂的厂长,地位本在张敬涛之上。
但官场人情,面子是相互给的。
张敬涛也不绕弯子,指了指高大同:“高处长,你认识。
” “自然认识,上月市里开会还同高处长聊过。
” 张敬涛手又转向张天:“张天,张天服装厂的老板。
” “沈厂长,久仰!”张天起身,伸出手。
沈百万也笑着握手:“张厂长的大名,如雷贯耳。
” “这位是张诚,我的小老弟。
”张敬涛最后才介绍张诚。
张诚脸上红晕未退,站起身伸出手:“沈厂长威名,我在阜宁也是早有耳闻。
” 酒桌文化,不喝透难办事。
包厢内觥筹交错,气氛逐渐热烈。
几巡酒过,张敬涛放下酒杯,看向沈百万:“沈厂长,你们厂里,国库券应该还有不少吧?” “有,四五十万的面值总是有的。
怎么,几位对这个有兴趣?” 耀光玻璃厂作为省内大厂,从82年政策伊始便积极认购,每年指标近五十万。
厂里补贴三成,工人七折认购。
今年因市面有人收购,厂里的认购指标尚未完全分配下去,厂里打算补贴两成。
张敬涛点头:“我这小老弟张诚,最近正在大量收购国库券。
所以特意请沈厂长你来,看能不能匀一些。
” “我还当什么大事!”沈百万转向张诚,带着商人特有的审视,“张老弟,你打算要多少?” “全部!”张诚答得干脆。
沈百万眉毛一挑:“张老弟若是全收了,我倒要谢谢你。
市价一百面值换八十现金。
我给你凑个整,一百国库券,七十八块,如何?” “可以!”张诚点头。
沈百万话锋一转:“张老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厂长但说无妨。
” “都说国家今年要回购国库券,但这毕竟是传闻。
万一国家按八十
” “听哥哥们的!”张诚顺势放下酒瓶,坐回椅子,抓起筷子夹了块鸡肉,大口吃起来。
连干大半斤茅台,他确实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晃了晃脑袋。
张敬涛打量着张诚,转向高大同:“这小老弟太实诚。
要不是拦着,今天非得抬去医院洗胃不可。
” “可不就是因为这份实诚,咱们才乐意交这个朋友?”高大同接话,随即话锋一转,“对了,余地安新村那边……” 张天却仿佛没听见他俩的闲聊,只是含笑拍着张诚的后背帮他顺气,另一手夹菜,眼神却时不时在张诚脸上打转。
“叩叩叩!” 包厢门被敲响。
服务员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
“张科长,抱歉来晚,我自罚三杯!”中年人一进门,目光便在张天、高大同脸上掠过,最后落在张诚身上,多了几分探究。
此人正是耀光玻璃厂厂长,沈百万。
张天,嘉兴最大的私营服装厂老板,背景深厚。
高大同,市长独子,路政局实权人物。
这两个他都认识。
唯独这个年轻人…… 张敬涛笑着起身,替沈百万拉开椅子:“老沈,罚酒免了。
请你来,是有事相求。
” “张科长有事尽管吩咐。
”沈百万顺势坐下。
他身为浙省最大玻璃厂的厂长,地位本在张敬涛之上。
但官场人情,面子是相互给的。
张敬涛也不绕弯子,指了指高大同:“高处长,你认识。
” “自然认识,上月市里开会还同高处长聊过。
” 张敬涛手又转向张天:“张天,张天服装厂的老板。
” “沈厂长,久仰!”张天起身,伸出手。
沈百万也笑着握手:“张厂长的大名,如雷贯耳。
” “这位是张诚,我的小老弟。
”张敬涛最后才介绍张诚。
张诚脸上红晕未退,站起身伸出手:“沈厂长威名,我在阜宁也是早有耳闻。
” 酒桌文化,不喝透难办事。
包厢内觥筹交错,气氛逐渐热烈。
几巡酒过,张敬涛放下酒杯,看向沈百万:“沈厂长,你们厂里,国库券应该还有不少吧?” “有,四五十万的面值总是有的。
怎么,几位对这个有兴趣?” 耀光玻璃厂作为省内大厂,从82年政策伊始便积极认购,每年指标近五十万。
厂里补贴三成,工人七折认购。
今年因市面有人收购,厂里的认购指标尚未完全分配下去,厂里打算补贴两成。
张敬涛点头:“我这小老弟张诚,最近正在大量收购国库券。
所以特意请沈厂长你来,看能不能匀一些。
” “我还当什么大事!”沈百万转向张诚,带着商人特有的审视,“张老弟,你打算要多少?” “全部!”张诚答得干脆。
沈百万眉毛一挑:“张老弟若是全收了,我倒要谢谢你。
市价一百面值换八十现金。
我给你凑个整,一百国库券,七十八块,如何?” “可以!”张诚点头。
沈百万话锋一转:“张老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厂长但说无妨。
” “都说国家今年要回购国库券,但这毕竟是传闻。
万一国家按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