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离开,刀子和功法

关灯
    之所以诸葛玄在怡红院花光了所有钱,是因为时过境迁,当年他常去的几家店只剩怡红院还开着。

     其它的戏楼、茶馆、赌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倒闭了。

     其中最让他可惜的是‘天音戏楼’。

     这家戏楼原先有一个台柱子,靠着一出《定军山》正儿八经火了几十年。

     后来随着台柱子年纪大了,嗓子不好,渐渐的就没什么人去了。

     再后来,台柱子离世,徒子徒孙们各奔东西,戏楼就荒废了。

     如今只剩东边的一堵墙还立在那儿。

     诸葛玄从怡红院后出来没多久,天上便下雪了。

     诸葛玄在客栈门口站了一会儿,并未进去。

     乘着漫天风雪,诸葛玄离开了待了八十多年的李家镇。

     积雪很快掩盖了他的脚印,正如时光掩盖了他的痕迹。

     那条路,似乎他没有走过。

     那八十多年,似乎他也没有存在过。

     …… 桂山县有家‘李氏馄饨铺’,诸葛玄刚穿越时就听香客提起过。

     细算下来,这家铺子已经开了近一百五十年,在李家人手中传了八代。

     诸葛玄对它早已心向往之,脑海中不止一次闪过化形后过去尝尝的念头。

     一路游山玩水,足足花了七天时间,诸葛玄这才来到桂山县。

     进县城前,诸葛玄在一个小树林里抓了两只兔子。

     提着兔子来到李氏馄饨铺,诸葛玄笑问:“掌柜的,用兔子跟你换碗馄饨如何?” 掌柜的是个老态龙钟的老头儿,跟李家族长有些神似。

     凑近看了看两只兔子,他咧嘴一笑:“小店一碗馄饨才卖三文钱,哪怕只跟你换一只兔子,你也亏得慌。

    ” 诸葛玄扫了眼柜台后边墙上挂的一排排小木牌:“这不是还能单加卤鸡蛋、豆干、猪脚之类的吗?你看着安排就行。

    ” “两只兔子都换了?” “对。

    ” “好嘞,马上上菜,客官先找个位置坐吧。

    ” 诸葛玄在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了。

     不多会儿,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孩儿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客官,您的馄饨。

     另外还有卤鸡脚、烤鸽子、卤鸡蛋、卤千张、炖猪蹄、五香豆干、馄饨云吞面、玉米粑粑。

    ” 诸葛玄端起馄饨闻了闻:“真香啊,不愧是百年老店。

    ” 小孩儿很是自豪的指了指正对大门那面墙上的墨宝:“客官您说的一点不错。

    您瞧,许多大人跟您看法一样。

    ” 看法跟当官的一样? 你们是懂营销的。

     诸葛玄饶有兴致的看过去。

     只见墙上挂了二十多幅墨宝,其中甚至有周知县和李灵儿的题字。

     周知县题的是‘别有滋味’。

     李灵儿写的是‘桂山第一美味,不亚玉米粑粑’。

     注意到诸葛玄盯着李灵儿的墨宝,小孩儿道:“那是咱们神威无敌锄奸灭邪金刚题的字。

     据说当年他刚中举人,路过县城时曾在小店吃过馄饨,还买了一盘生馄饨带回去给他老娘。

    ” 诸葛玄问道:“那都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你居然知道?” “我也是听我太爷说的,当时接待神威无敌锄奸灭邪金刚的就是我太爷的爷爷,我还听说……。

    ” “听说什么?” “听说神威无敌锄奸灭邪金刚的老娘很爱吃玉米粑粑,所以他走的时候还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