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智斗幕后黑手
关灯
小
中
大
第135章智斗幕后黑手
钱嫂子拉着苏麦子,一路疾行,来到了家属区后面那个堆放废弃杂物的角落。
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荒草丛生,倒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谈话地点。
确认四周无人后,钱嫂子才松开紧握着苏麦子的手,但她的情绪依旧非常激动,眼眶通红,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同志……不,弟妹!你……你是怎么知道'雪梅'标记的?你和顾团长……你们……” 苏麦子看着眼前这位看似普通、实则隐藏着惊天秘密的老军嫂,心里同样是波涛汹涌。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知道现在不是激动的时候,必须尽快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判断钱嫂子的立场和可靠性。
“嫂子,您先别激动。
”苏麦子扶着她的胳膊,轻声安抚道,“这件事说来话长。
我爱人顾沉舟现在被隔离审查了,起因就是一本他早年的旧笔记本,上面有这个'雪梅'标记和'63.8'的字样。
保卫科说笔记内容'思想有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我并不清楚。
我找不到他,也求助无门,只能靠自己想办法。
我无意中回忆起这个标记,觉得可能很重要,就绣在了衣服上,希望能碰到认识它的人……” 她没有完全说实话,隐瞒了自己捡到废纸和翻阅旧报纸发现线索的过程,只说是回忆起来的。
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钱嫂子听完,脸色更加苍白,身体都晃了晃:“笔记……'雪梅'标记……63.8……他们……他们还是揪着当年的事情不放吗?!”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悲愤和恐惧。
“当年的事情?”苏麦子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嫂子,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个'雪梅小组'是做什么的?'63.8'是指1963年8月的那次抗洪抢险吗?还有……张兰,您认识她吗?她和许副营长……还有我爱人,到底是什么关系?”苏麦子一口气问出了憋在心里许久的疑问。
钱嫂子嘴唇哆嗦着,似乎陷入了痛苦的回忆。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布满泪水的眼睛,看着苏麦子,声音嘶哑地说道:“弟妹,这些事……都是陈年旧事了,也是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心里永远的痛……本来以为可以永远埋藏起来,没想到……”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鼓足勇气,然后才缓缓地、断断续续地,向苏麦子揭开了一段尘封的、惊心动魄的往事。
原来,所谓的“雪梅小组”,并非什么正式的组织,而是当年在“红旗公社青年农场”里,由几个思想进步、胆大心细的知青和当地民兵骨干自发组成的一个秘密互助小组。
他们的初衷,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下,互相帮助,传递一些“内部消息”(比如即将到来的运动风声),保护一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好人,甚至……秘密搜集一些破坏分子的罪证。
那个残缺的梅花图案,就是他们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确认身份的暗号。
“雪梅”,取“傲雪寒梅”之意,象征着他们在艰难环境下的坚守和气节。
残缺,则暗示着这项行动的危险和不确定性。
张兰,正是“雪梅小组”的核心成员之一!她不仅是抗洪英雄,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女战士! 而许建国,当时是农场附近驻军部队的一名年轻军官,因为工作关系,与农场联系密切,也暗中支持和帮助过“雪梅小组”的行动。
至于顾沉舟,他当时和许建国是战友,也参与了那次抗洪抢险。
在抢险过程中,他与同样英勇无畏的张兰相识,并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对彼此产生了好感……甚至,可能发展出了一段短暂却深刻的……情愫?(钱嫂子说到这里,小心地看了苏麦子一眼)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可以凭借年轻的热情和勇气改变一些事情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了! 小组里似乎出了叛徒!他们秘密搜集的一些关于某个隐藏在农场内部、背景深厚的破坏分子的证据,意外泄露了!那个破坏分子(钱嫂子没有说出具体名字,似乎极其忌惮)为了自保,反咬一口,诬陷“雪梅小组”是反动组织,企图颠覆破坏! 一时间,风声鹤唳,
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荒草丛生,倒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谈话地点。
确认四周无人后,钱嫂子才松开紧握着苏麦子的手,但她的情绪依旧非常激动,眼眶通红,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同志……不,弟妹!你……你是怎么知道'雪梅'标记的?你和顾团长……你们……” 苏麦子看着眼前这位看似普通、实则隐藏着惊天秘密的老军嫂,心里同样是波涛汹涌。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知道现在不是激动的时候,必须尽快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判断钱嫂子的立场和可靠性。
“嫂子,您先别激动。
”苏麦子扶着她的胳膊,轻声安抚道,“这件事说来话长。
我爱人顾沉舟现在被隔离审查了,起因就是一本他早年的旧笔记本,上面有这个'雪梅'标记和'63.8'的字样。
保卫科说笔记内容'思想有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我并不清楚。
我找不到他,也求助无门,只能靠自己想办法。
我无意中回忆起这个标记,觉得可能很重要,就绣在了衣服上,希望能碰到认识它的人……” 她没有完全说实话,隐瞒了自己捡到废纸和翻阅旧报纸发现线索的过程,只说是回忆起来的。
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钱嫂子听完,脸色更加苍白,身体都晃了晃:“笔记……'雪梅'标记……63.8……他们……他们还是揪着当年的事情不放吗?!”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悲愤和恐惧。
“当年的事情?”苏麦子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嫂子,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个'雪梅小组'是做什么的?'63.8'是指1963年8月的那次抗洪抢险吗?还有……张兰,您认识她吗?她和许副营长……还有我爱人,到底是什么关系?”苏麦子一口气问出了憋在心里许久的疑问。
钱嫂子嘴唇哆嗦着,似乎陷入了痛苦的回忆。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布满泪水的眼睛,看着苏麦子,声音嘶哑地说道:“弟妹,这些事……都是陈年旧事了,也是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心里永远的痛……本来以为可以永远埋藏起来,没想到……”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鼓足勇气,然后才缓缓地、断断续续地,向苏麦子揭开了一段尘封的、惊心动魄的往事。
原来,所谓的“雪梅小组”,并非什么正式的组织,而是当年在“红旗公社青年农场”里,由几个思想进步、胆大心细的知青和当地民兵骨干自发组成的一个秘密互助小组。
他们的初衷,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下,互相帮助,传递一些“内部消息”(比如即将到来的运动风声),保护一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好人,甚至……秘密搜集一些破坏分子的罪证。
那个残缺的梅花图案,就是他们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确认身份的暗号。
“雪梅”,取“傲雪寒梅”之意,象征着他们在艰难环境下的坚守和气节。
残缺,则暗示着这项行动的危险和不确定性。
张兰,正是“雪梅小组”的核心成员之一!她不仅是抗洪英雄,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女战士! 而许建国,当时是农场附近驻军部队的一名年轻军官,因为工作关系,与农场联系密切,也暗中支持和帮助过“雪梅小组”的行动。
至于顾沉舟,他当时和许建国是战友,也参与了那次抗洪抢险。
在抢险过程中,他与同样英勇无畏的张兰相识,并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对彼此产生了好感……甚至,可能发展出了一段短暂却深刻的……情愫?(钱嫂子说到这里,小心地看了苏麦子一眼)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可以凭借年轻的热情和勇气改变一些事情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了! 小组里似乎出了叛徒!他们秘密搜集的一些关于某个隐藏在农场内部、背景深厚的破坏分子的证据,意外泄露了!那个破坏分子(钱嫂子没有说出具体名字,似乎极其忌惮)为了自保,反咬一口,诬陷“雪梅小组”是反动组织,企图颠覆破坏! 一时间,风声鹤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