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回到海州

关灯
    回到海州 古之月站在海州兵营的操场上,望着远处渐渐西沉的太阳,心中感慨万千。

     自从跟着全团先到洋河口,再跟着张连长在潼关送给养的任务结束后,他已经有很久没有回到这里了。

     兵营依旧,熟悉的操练声、号令声,还有那些熟悉的面孔,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

    然而,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新兵了。

     “古之月!”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古之月回头一看,正是宋连长。

    他立刻立正敬礼: “报告连长,古之月归队!” 宋连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小子,任务完成得不错,团部对你很满意。

     这次回来,正好赶上二团从洋河口撤回,咱们团里最近可是热闹得很。

    ” 古之月点点头,正要说什么,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转头望去,只见一群新兵围在一起,似乎在讨论什么。

     “他们在干嘛?”古之月好奇地问。

     宋连长笑了笑:“哦,那是侯副官在教他们倭语。

     二团刚从洋河口回来,那边的倭寇活动频繁,团里觉得有必要让士兵们多了解一些倭国的情况。

     侯副官是倭国士官学校毕业的,对倭寇的战术和习惯都很熟悉,所以何团长特意让他来教大家。

    ” 古之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倭寇最近确实猖獗,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情报,对我们以后的行动也有帮助。

    ” 宋连长点点头: “没错。

    你既然回来了,也去听听吧,多学点东西总没坏处。

    ” 古之月应了一声,正要往那边走,忽然听到身后又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古之月!” 他回头一看,正是卢排长。

    卢排长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笑意: “古之月,恭喜你啊!” 古之月一愣:“恭喜我?卢排长,您这是……” 卢排长笑着把文件递给他:“你自己看吧。

    ” 古之月接过文件,仔细一看,顿时愣住了。

     那是一份晋升命令,上面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古之月,晋升为下士军衔。

     “这……这是真的?” 古之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卢排长哈哈大笑: “当然是真的!团部对你在洋河口的表现非常满意,特意批准了你提前晋升。

     从今天起,你就是下士了!” 古之月想到现在晋升了,一个月就可以拿到十四个大洋,比原来多了两块半,心中一阵激动,握紧了手中的文件,郑重地向卢排长敬了个礼: “谢谢卢排长!谢谢宋连长!谢谢团部的信任!” 卢排长摆摆手:“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不过,晋升了可不代表可以松懈,以后的任务会更艰巨,你得继续努力。

    ” 古之月坚定地点了点头: “是!我一定不辜负团部的期望!” 宋连长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样的,古之月!我就知道你小子有出息。

    ” 古之月心中充满了干劲,正想再说些什么,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转头一看,只见一个传令兵匆匆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古之月!你的信!”传令兵气喘吁吁地把信递给他。

     古之月接过信,心中一阵疑惑。

    谁会给他写信呢? 他低头一看信封,顿时愣住了——信封上赫然写着“凌觅诗”三个字。

     “是觅诗的信!” 古之月心中一阵激动,连忙拆开信封,仔细阅读起来。

     “亲爱的之月: 展信舒颜,见字如晤。

     你离家已经半年了,这半年来,每天晚上我都会望着窗外的星空,想象着你在远方的样子。

     虽然我不知道此刻你在干什么,但我可以给你写信,用文字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思念。

     之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怀孕六个月了。

     每次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都能感受到小生命的跳动,那种奇妙的感觉让我更加期待他的到来。

     我常常想象,等他出生后,你会用那双温暖的大手轻轻抚摸他的小脸,教他认识这个世界。

    我盼望着你能早日回家,亲眼见证这个小生命的诞生。

     家里的二老也很是想念你。

     汪爸爸总是坐在院子里,望着你曾经玩耍过的地方,嘴里念叨着你的名字。

     汪妈妈则每天都会在厨房忙碌,准备你最爱吃的饭菜,盼望着你回家能尝到她的手艺。

     他们总是问我,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我只能安慰他们说,很快了,很快你就会回来的。

     之月,你在部队里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虽然我知道军人的职责重大,但你也要注意安全,不要让我们担心。

     我会在家里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等你回来。

    我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心在一起,就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春节前我即将前往海州与你相聚,为此我正在整夜失眠,迷蒙之中期待着与你的团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永远爱你的 凌觅诗” 信中的内容让他既惊喜又担忧。

     凌觅诗在信中告诉他,她已经怀孕了,而且不日就要到军营来探亲。

     古之月心中既高兴又有些不安,毕竟军营生活艰苦,他担心妻子受不了这样的环境。

     “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对。

    ”宋连长关切地问。

     古之月把信递给宋连长: “连长,我妻子怀孕了,她过几天要来军营探亲。

     我想……我想请假带她回下相老家一趟,毕竟军营条件不好,我怕她受不了。

    ” 宋连长看完信,点了点头: “这是好事啊!你妻子怀孕了,确实应该好好照顾她。

     这样吧,我去跟何团长说一下,给你批半个月的假,你带她回老家探亲,顺便好好休息几天。

    ” 古之月感激地点了点头:“谢谢连长!” 宋连长摆摆手: “别客气,这是应该的。

     不过,你得先把侯副官的倭语课听完,多学点东西,以后用得着。

    ” 古之月连忙点头:“是!我这就去。

    ” 说完,他快步走向那群新兵,加入了侯副官的倭语课。

     侯副官站在众人面前,手里拿着一本倭语教材,正认真地讲解着倭语的基本发音和常用词汇。

     古之月站在一旁,仔细听着,时不时还拿出笔记本记录。

     “倭语的发音和我们汉语有些不同,大家要注意区分。

    ” 侯副官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倭语单词,“比如这个‘こんにちは’,意思是‘你好’,发音是‘konnichiwa’。

    ” 古之月跟着念了几遍,觉得有些拗口,但还是努力记了下来。

     侯副官又继续讲解了一些倭寇的战术习惯和他们的文化背景。

     古之月听得津津有味,心中对倭寇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课间休息时,古之月走到侯副官身边,恭敬地问道: “侯副官,倭寇的战术真的像您说的那样狡猾吗?” 侯副官点点头: “没错。

    倭寇尤其擅长钳击战术,他们的士兵训练有素,每个新兵一年的子弹训练量为三百发,步炮协同尤其熟练。

     大队级用七十毫米的九二式步兵炮,而联队级用四一式山炮或三八式野炮,再往上就是一百毫米以上重炮的炮兵联队了。

     每次进攻都是一个步兵小队先试探着进攻,找出敌方的火力点和炮兵阵地,然后呼叫后方炮火压制, 用八九式掷弹筒打掉我们的轻机枪阵地,九二式步兵炮敲掉我们的重机枪阵地,山炮和野炮压制敌方的炮兵,然后步兵采用三段式波浪冲锋,国内我们的部队很难抵挡的”。

     古之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侯副官笑了笑:“这就需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