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丘启法访道觅真师 郝恬然求玄闻至道

关灯
    第七回 丘启法访道觅真师 郝恬然求玄闻至道 词曰: 真志访道,坚心受苦,不退是刚强。

    冷淡尘情,放下名利,不落是非场。

    千魔万难尽,自然遍体发馨香。

    功圆道备,逍遥快乐,满饮这琼浆。

    (右调《少年游》) 话说登州府栖霞县滨都地方,有一善士丘德恕,父文结,母杨氏,祖居燕京。

    因天下变乱,迁居山东。

    父母早亡。

    娶妻欧氏,家中殷富,夫妇行善乐道。

    连生三子二女:长子启崇,次子启书,三子启法;长女曰玉兰,次女曰兰英。

    惟三子启法于金熙宗皇统八年、即宋高宗绍兴十八年戊辰岁正月十九日诞生。

    当生之时,有虹霓贯室,彩雾弥空。

    德恕道:“此子将来必非凡器。

    ” 这启法少而好道,颖悟强记,资性过人。

    不羡繁华,笃好清静。

    十六岁弃家慕道,访至嵛山三官堂,投师出家,改名法通。

    越三年,时年长十九岁,童真勉学。

    见师外真内伪,谅无道德。

    忽闻宁海全真庵有一位重阳王师,道德高超,逆知未来,遂往访之。

    至全真庵客堂坐下,见一道友,头挽三髻,三绺微须,身穿皂袍,手拿麈尾,来到客堂。

    法通急忙顶礼,丹阳亦还礼,请坐,就叫知随取茶。

     饮毕,丹阳见这道友年纪不满二十,生得神清骨秀,必非下愚之人,遂问道:“这位道友,仙乡何处?仙观何方?”法通答道:“弟子乃栖霞县人氏,今在嵛山三官堂出家。

    ”丹阳道:“请告令师。

    ”法通答道:“恩师姓张,上道下继。

    ”丹阳复问道:“自己仙姓法号?”法通答道:“弟子姓丘,草字法通。

    转敬师父仙姓法号?”丹阳答道:“俗姓马,草字丹阳。

    请问到此何事?”法通道:“昨闻宝庵有一位重阳王师父,道高德隆,才大学广,逆知未来,是住世之神仙。

    弟子愚昧,欲求度世,乞投门下,朝夕待训,未知肯容纳否?特乞马师父与我作一个引进之师,不知尊意若何?”丹阳道:“既然如此,在此修身学道,大家有缘凑合,我同你去见师父可也。

    ”法通道:“有劳马师父。

    ” 二人走到重阳丹房,法通上前跪下,道:“弟子特来投师学道,望师父大发慈悲,救度弟子,没世不忘师恩也。

    ”重阳听言,睁开慧眼一观,观其夙世根深,暗想道:“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吾辈皆不及也。

    必须尽意将他锻炼。

    ”由是将目复闭,口中咏诗云: 细密金鳞戏碧流,能寻香饵会吞钩。

    被余缓缓收纶线,拽入蓬莱得自游。

     咏毕,闭口如帘。

    丹阳所师父诗中之意,自能度脱,因何闭目不睬,未知何故。

    那法通跪得足有一个时候,跪得脚麻膝痛,双眼流泪。

    此时丹阳有些怜愍,哀告师父道:“这位丘道友跪得时候太久,望师父开恻隐之心,收留于他。

    ”重阳道:“你收我不要。

    ”又闭目不言。

    那法通十分哀求苦告,总是一言不发。

     丹阳道:“莫非我师与你无缘?你可回去,另投别个有道之师去罢。

    既不收你,你在此跪死也是枉然。

    ”法通起来,哀悲大哭,向丹阳道:“非是我与师父无缘,总是我的根浅福薄。

    今遇真师,不能得度,想我这等薄福之人,在世何用?到不如寻一死路去罢。

    ” 此时丹阳与长真等听他言语,正是悲凄难忍,向法通道:“你在此住定,待我等缓缓相劝师父,倘然收你未可。

    ”法通向长真、丹阳磕头道:“今蒙二师洪恩怜愍,重恩难报。

    ”丹阳向长真道:“初闻师父诗中之意,自能收纳,又不知何意却之?” 过了几天,丹阳复向师父道:“我看丘道友是个真心向道之人,乞师父收留他。

    ”重阳道:“我的心思,非汝辈所知。

    你既怜他,你可收他罢。

    ”丹阳无可奈何,复向长真等商议。

    长真道:“师父断然不肯收他,其中必有缘故,你我难以测度。

    何不师兄代师父收他,岂不是一样?他就拜你做个引进的师父,岂不美哉!”丹阳道:“汝言有理。

    烦你向法通说明方可。

    ”长真遂向法通道:“师父断然不肯收你,我叫马丹阳代师父收你,总是一样。

    你可拜马丹阳师兄为引进的师父。

    ”法通听长真之言,遂拜马丹阳为引进,拜了四拜,复向各位师兄叙礼毕。

     丹阳向法通道:“师父不肯收你,今听长真师兄之言,我权代师父将你收下。

    今将你改名处机,字通密,道号符阳。

    自此之后,你必须严守清现,勤修道业;在师父面前更要殷勤侍候,不可违命。

    倘然日后师徒情意相投之时,大道可闻矣。

    ”处机复向丹阳作了一揖道:“弟子谨遵马师父之命,不敢违背。

    ”丹阳道:“此是你错了。

    我与你是师兄师弟,不可师父称呼。

    ”处机道:“都蒙怜愍,敢忘尊恩!”丹阳道:“今且师兄师弟,不必谦虚。

    但愿立勇猛之心,发坚刚之志,修成一个大罗天仙,余心乐矣。

    ” 过了几天,重阳与众道友谈玄说妙,只见处机走来,就闭口不言,非单一次,常常如是。

    众人俱道师父与处机无缘。

    处机在师父跟前朝夕侍候,殷勤不怠。

    不表。

     却说丁亥秋七月,江淮、山东大旱,万民惊慌。

    各州府县官员设坛祈雨,命僧道打醮设斋,毫无应验。

    这宁海州乡民人等,俱知马员外接来一位神仙,能知未来之事,大众商议:何不往全真庵祈雨?倘然有应,人民获庆,未可见得。

    于是约了七八个的乡绅耆老,来到全真庵。

    丹阳出来,诘其来由,知为祈雨之事。

    众人见马员外道妆改扮,头挽三髻,知是出家,各各赞羡不已。

    大众说道:“这许久未曾下雨,百姓张惶。

    本州老爷请僧道斋醮,一无应验。

    闻宝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