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刘长生福州弃幻相 长春子雪山复回书
关灯
小
中
大
第十八回 刘长生福州弃幻相 长春子雪山复回书
诗曰:
曾忆当年采药翁,求玄访道悟真空。
化机透彻心猿定,妙理圆融意马彤。
消尽阴魔超世俗,炼成阳质出樊笼。
从今打破天罗网,快乐逍遥跨鹤冲。
却说丘长春真人在崇福宫别了众门人,至睦州地界,路遇宋披云、李灵阳,三人相见。
俱未会面,彼此俱知有道,各谈姓名,方知灵阳乃重阳之友,披云乃丹阳之徒。
那李灵阳自同和玉赡、王重阳等结庵同修,丹成,各人自去立功,遍处云游。
至此不意而会长春、披云,三人彼此相敬。
宋披云知长春是他师叔,执弟子礼,下拜道:“弟子久闻师言,师叔之名冠紫册,德重天人,至今才得相见。
”长春急忙留住,问道:“汝师丹阳,与不二在河南洛阳跨鹤飞升。
闻汝等皆得丹阳真旨,道果皆可圆成矣。
”披云道:“我师授道于李大乘、赵蓬莱、韩清甫等数人,彼尝未成,惟我勤修苦炼一十二载,始得脱胎神化。
一感师父宏恩,二仗师叔福庇也。
我闻龙川有蓝桥者,举进士不第,去隐霍山,尝吹铁笛,遇踏歌狂者,携之飞升矣。
”长春曰:“莫羡他人美,自己积功累行,以待天符。
功成行满之时,比他更美几倍矣。
今刘长生功圆返虚,我欲至福州一游。
” 灵阳、披云亦欣然同去。
不表。
庚申岁,宋帝诏复留正少保,致仕,卒。
三月,故秘阁修撰朱熹卒,年七十一岁。
是日大风拔木,洪水崩山。
熹释《四书》,编《通鉴纲目》。
八月,太上皇崩。
冬,韩后崩。
辛酉,宋改元嘉泰。
临安大火,四日乃灭。
时张道清在西蜀得谭真人之道,谭真人出外云游而去,张道清遂拜别众位师兄弟们。
后到九宫山精修一十余载,道成,灵异莫测。
宋帝有疾,屡召之,以符水进帝,病即愈。
赐号真君。
至是上言:“今秋大旱,当弛禁回天。
”又言:“耶律氏将灭,彼乃荒狂之故,以此为鉴。
”此时西辽直鲁古出猎,乃蛮王伏兵,突出擒之。
辽灭。
壬戌春,京镗卒。
佗胄加封太师,闻刘处玄在福州讲经,欲往问其道。
刘真人是年二月初六日鸣鼓集众告曰:“韩子佗胄,杀机正炽,欲来求道,此人岂可闻道乎?吾欲赴仙师之约,尔等勿懈真修。
吾当去矣!”时长春与披云、灵阳三人将到,刘真人见之,拱手相别道:“汝等功圆道备,飞升有日。
今朝告别,后会有期。
”遂曲肱倏然而解。
所著有《仙乐》、《太虚》、《盘阳》、《同尘》、《安闲》、《修真》文集六卷,又有派诗四十字留于后世,曰随山派: 思道明仁德,全真性复常。
景高和礼义,嗣信守忠良。
裕谦贤旅泰,宗友茂惟祥。
盛益希诚朴,玄元世永昌。
众门人将师人殓已毕,过三日,起棺安葬。
棺中轻如无物,众人揭开棺盖一看,只存衣冠簪履等物。
长春道:“刘师兄既已尸解而去,可就将衣冠等物埋葬,以作仙迹而已矣。
”葬毕,众人分投度化而去。
有司奏宋帝:刘处玄化去。
赐号辅化真人。
时佗胄请追封岳飞为鄂王。
乙丑,宋改元开禧。
丙寅夏,兴州都统制吴曦反,以四州地献金。
时夏国李安全废主纯佑而自立,为襄宗。
十月,金立吴曦为蜀王。
是冬,蒙古奇渥温铁木真称成吉思皇帝,建元圣武。
乃是蒙古先有一女,名日阿兰,寡居漠北,屡有天光照耀其腹,连生三子:长曰孛完合答吉,次曰孛吉撒赤,,三曰孛端叉儿。
惟叉儿状貌奇特,沉重寡言,人谓之痴,其母曰:“此儿非痴,子孙必有大贵。
”其部世奉贡于辽、金,而总款于鞑靼。
至叉儿九世孙也速该攻塔塔儿部,护其部长还于铁里温盘陀山而生子,名奇握温铁木真。
父也速该卒,铁木真幼,部众多归于泰赤乌部。
至是铁木真长,有智谋,与母月伦招集部众,与泰赤乌部战,大胜。
遂伐乃蛮,太阳可汗败死,部下悉降于铁木真。
诸部见其智勇双全,皆归降其下。
遂大会于斡难河之原,遂登位称帝。
丁卯春,金将议伐宋,适宋斩吴曦。
是冬,史弥远杀佗胄,以佗胄首级献金。
戊辰,宋改元嘉定。
以史弥远为右丞相。
是年金主憬崩,卫王永济即位,己已,改元大安。
蒙古圣武四年,铁木真灭诸部,大侵金地。
辛未,夏主安全崩,族子遵顼立为神宗,改元光定。
且说丘长春真人自从福州归回崇福官,宋、金屡次遣使征聘,皆不之应。
丘师向众道:“吾居此处,恐宋使复至,有些不便。
我观紫气射于东方,我欲往东一走。
”遂带门人数个东去。
宫中个个道友泣涕跪送,乞师归期。
师见众道友诚心感戚,道:“汝等当勿悲忧,三载即归。
众等必须慎守清规,进修德业,勿违吾示。
吾今往矣。
”众人俱送出十里而回。
师与众人等至于山东省城内,有一古庙,名太初宫,真人居之。
三年因缘护法天然,重修庙宇,改太初宫为天长观。
忽然金使亦来币聘,师知金国将终,不肯应诏,遂返于河南崇福官。
众门人迎人,喜之不已。
赵虚静道:“师父东去之后,宋使连复二次,我们皆以云游方外为辞。
”丘真人曰:“我在天长观,金使亦来币聘,焉可许也?” 师徒们正在谈论邦国之事,忽见来了一个藏僧进见。
丘师诘其来由,却是雪山白云禅师所使。
那藏僧呈上书信一封,丘师展开一看,内中略说求道之事,以其自身老弱,不能踵叩仙颜之语。
丘真人看毕,留来人住了数天,遂写回书一封,命其带回雪山。
内云: 窃闻释珈东来访道,西竺成
化机透彻心猿定,妙理圆融意马彤。
消尽阴魔超世俗,炼成阳质出樊笼。
从今打破天罗网,快乐逍遥跨鹤冲。
却说丘长春真人在崇福宫别了众门人,至睦州地界,路遇宋披云、李灵阳,三人相见。
俱未会面,彼此俱知有道,各谈姓名,方知灵阳乃重阳之友,披云乃丹阳之徒。
那李灵阳自同和玉赡、王重阳等结庵同修,丹成,各人自去立功,遍处云游。
至此不意而会长春、披云,三人彼此相敬。
宋披云知长春是他师叔,执弟子礼,下拜道:“弟子久闻师言,师叔之名冠紫册,德重天人,至今才得相见。
”长春急忙留住,问道:“汝师丹阳,与不二在河南洛阳跨鹤飞升。
闻汝等皆得丹阳真旨,道果皆可圆成矣。
”披云道:“我师授道于李大乘、赵蓬莱、韩清甫等数人,彼尝未成,惟我勤修苦炼一十二载,始得脱胎神化。
一感师父宏恩,二仗师叔福庇也。
我闻龙川有蓝桥者,举进士不第,去隐霍山,尝吹铁笛,遇踏歌狂者,携之飞升矣。
”长春曰:“莫羡他人美,自己积功累行,以待天符。
功成行满之时,比他更美几倍矣。
今刘长生功圆返虚,我欲至福州一游。
” 灵阳、披云亦欣然同去。
不表。
庚申岁,宋帝诏复留正少保,致仕,卒。
三月,故秘阁修撰朱熹卒,年七十一岁。
是日大风拔木,洪水崩山。
熹释《四书》,编《通鉴纲目》。
八月,太上皇崩。
冬,韩后崩。
辛酉,宋改元嘉泰。
临安大火,四日乃灭。
时张道清在西蜀得谭真人之道,谭真人出外云游而去,张道清遂拜别众位师兄弟们。
后到九宫山精修一十余载,道成,灵异莫测。
宋帝有疾,屡召之,以符水进帝,病即愈。
赐号真君。
至是上言:“今秋大旱,当弛禁回天。
”又言:“耶律氏将灭,彼乃荒狂之故,以此为鉴。
”此时西辽直鲁古出猎,乃蛮王伏兵,突出擒之。
辽灭。
壬戌春,京镗卒。
佗胄加封太师,闻刘处玄在福州讲经,欲往问其道。
刘真人是年二月初六日鸣鼓集众告曰:“韩子佗胄,杀机正炽,欲来求道,此人岂可闻道乎?吾欲赴仙师之约,尔等勿懈真修。
吾当去矣!”时长春与披云、灵阳三人将到,刘真人见之,拱手相别道:“汝等功圆道备,飞升有日。
今朝告别,后会有期。
”遂曲肱倏然而解。
所著有《仙乐》、《太虚》、《盘阳》、《同尘》、《安闲》、《修真》文集六卷,又有派诗四十字留于后世,曰随山派: 思道明仁德,全真性复常。
景高和礼义,嗣信守忠良。
裕谦贤旅泰,宗友茂惟祥。
盛益希诚朴,玄元世永昌。
众门人将师人殓已毕,过三日,起棺安葬。
棺中轻如无物,众人揭开棺盖一看,只存衣冠簪履等物。
长春道:“刘师兄既已尸解而去,可就将衣冠等物埋葬,以作仙迹而已矣。
”葬毕,众人分投度化而去。
有司奏宋帝:刘处玄化去。
赐号辅化真人。
时佗胄请追封岳飞为鄂王。
乙丑,宋改元开禧。
丙寅夏,兴州都统制吴曦反,以四州地献金。
时夏国李安全废主纯佑而自立,为襄宗。
十月,金立吴曦为蜀王。
是冬,蒙古奇渥温铁木真称成吉思皇帝,建元圣武。
乃是蒙古先有一女,名日阿兰,寡居漠北,屡有天光照耀其腹,连生三子:长曰孛完合答吉,次曰孛吉撒赤,,三曰孛端叉儿。
惟叉儿状貌奇特,沉重寡言,人谓之痴,其母曰:“此儿非痴,子孙必有大贵。
”其部世奉贡于辽、金,而总款于鞑靼。
至叉儿九世孙也速该攻塔塔儿部,护其部长还于铁里温盘陀山而生子,名奇握温铁木真。
父也速该卒,铁木真幼,部众多归于泰赤乌部。
至是铁木真长,有智谋,与母月伦招集部众,与泰赤乌部战,大胜。
遂伐乃蛮,太阳可汗败死,部下悉降于铁木真。
诸部见其智勇双全,皆归降其下。
遂大会于斡难河之原,遂登位称帝。
丁卯春,金将议伐宋,适宋斩吴曦。
是冬,史弥远杀佗胄,以佗胄首级献金。
戊辰,宋改元嘉定。
以史弥远为右丞相。
是年金主憬崩,卫王永济即位,己已,改元大安。
蒙古圣武四年,铁木真灭诸部,大侵金地。
辛未,夏主安全崩,族子遵顼立为神宗,改元光定。
且说丘长春真人自从福州归回崇福官,宋、金屡次遣使征聘,皆不之应。
丘师向众道:“吾居此处,恐宋使复至,有些不便。
我观紫气射于东方,我欲往东一走。
”遂带门人数个东去。
宫中个个道友泣涕跪送,乞师归期。
师见众道友诚心感戚,道:“汝等当勿悲忧,三载即归。
众等必须慎守清规,进修德业,勿违吾示。
吾今往矣。
”众人俱送出十里而回。
师与众人等至于山东省城内,有一古庙,名太初宫,真人居之。
三年因缘护法天然,重修庙宇,改太初宫为天长观。
忽然金使亦来币聘,师知金国将终,不肯应诏,遂返于河南崇福官。
众门人迎人,喜之不已。
赵虚静道:“师父东去之后,宋使连复二次,我们皆以云游方外为辞。
”丘真人曰:“我在天长观,金使亦来币聘,焉可许也?” 师徒们正在谈论邦国之事,忽见来了一个藏僧进见。
丘师诘其来由,却是雪山白云禅师所使。
那藏僧呈上书信一封,丘师展开一看,内中略说求道之事,以其自身老弱,不能踵叩仙颜之语。
丘真人看毕,留来人住了数天,遂写回书一封,命其带回雪山。
内云: 窃闻释珈东来访道,西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