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关灯
    不下食,欲为泽其身而有文章也,故有威而远害。

    今夫子不修德而家益厚,祸将至矣。

    ”期年,而答子见诛。

     伪蜀李势宫人张氏,有妖容,势宠之。

    一旦化为大斑蛇,长丈余,送于苑中。

    夜复来寝床下。

    势惧,遂杀之。

    后有郑美人,势亦宠爱,化为雌虎,一夕,食势姬三人。

    未几,势为桓温所杀。

     吴道子善画神—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诣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图神鬼数壁,以资冥助。

    答曰:“废画巳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获通幽冥。

    ”旻于是脱去衰服,若常时妆饰,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下。

    观者数千人,无不悚栗。

    道子于是援毫图壁,俄顷之际,魔魅化出,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

    道子平生所画,得意无出于是。

     晋王恺有牛,号“八百里”,常莹其踶角。

    王武子戏与射赌,以金敌之,偶中的,谓左右曰:“可生采其心作炙。

    ”至,食一脔而止。

     蜀将姜维既死,剖其腹,视其胆如斗大。

     左思构《三都赋》,门庭墙溷皆置纸笔,十年乃就。

     汉张仓年老而无齿,饮人乳,过百余岁终。

    常感王陵,母卒后奉陵妻,朝夕侍诺,如事其母。

     唐德宗朝有阳城者,华阴人也。

    其弟域。

    兄弟雍睦,坐卧相随,皆不娶妻。

    朝廷以谏议大夫征起。

    性嗜酒,常枕以江石,每用质于酒家,有得三数斛者。

    料钱入室,即复赎之。

     唐文宗朝宰相路随,志行清俭,常闭门不见宾客。

    状貌或似其先人,以此未尝视镜。

    又感其父没蕃,终身不肯西坐,其寝西首。

     晋桓玄贪秽,金玉不离其手。

     吴隐之兄坦之,葬母设祭,每祭,恸绝,至第七祭,呕血而死。

     要离羸瘦极,每出,遇顺风即行,逆风即倒。

     汉成帝赵飞燕身轻,能为掌上舞。

     唐高开道,箭在脑中,使医凿骨取出镞,与客饮酒,谈笑如常。

     唐天后朝,宰相娄师德温恭谨慎,未尝与人有毫发之隙。

    弟授代州刺史,临行戒曰:“吾甚爱汝,慎勿与人相竞。

    ”弟答曰:“人唾面,亦拭之而去。

    ”兄曰:“只此不可。

    凡唾汝面者,其人怒也。

    拭之,是逆其心。

    何不待其自乾”其于保身远害,皆如此类也。

     苍梧王酷暴好杀,尝自持刀槊行,见人即击刺死之。

    若一日不杀人,即惨而不乐。

     何宴常服妇人之衣。

     晋陆云,字士龙。

    家在吴,久不得家信。

    有犬黄耳,云摩其背,谓曰:“与吾达一书至家,得否”其犬即摇尾,因以竹筒盛书,置之犬项。

    旬日达家,得报而还。

     陈正为太官,进炙,有发贯炙。

    光武令斩正,正曰:“臣有三罪,请言毕而后死。

    ”曰:“山出炭,炎焰不能焦发,臣罪一也;匣出佩刀,日砥砺,不能断发,臣罪二也;臣与庖人六目同视之,曾不如黄门两目,臣罪三也。

    ”光武乃罪黄门而释正。

     汉武帝自甘泉至渭桥,有女浴于渭水者,乳长七尺。

    上怪问之,答曰:“后第七车当知我。

    ”时侍中张宽在第七车,使问之,宽曰:“祭天星,斋不严,即此女见。

    ” 梁沈约家书藏十二万卷,然心僻恶,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

     唐富人王元宝,玄宗问其家财多少,对曰:“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缣未穷。

    ”时人谓钱为王老,以有元宝字也。

     玄宗御含元殿,望南山,见一白龙横亘山上,问左右,曰:“不见。

    ”急召元宝。

    问之,元宝曰:“见一白物横在山顶,不辨于状。

    ”左右贵人启曰:“何臣等不见,元宝独见之也”帝曰:“我闻至富敌至贵。

    朕天下之主,而元宝天下之富,故耳。

    ” 玄宗幸蜀之时,至东泰山,内臣高力士拢马请下,东北陈四拜,奏曰:“陛下出幸忽遽,不得亲辞九庙。

    此山最高,可望秦中。

    ”玄宗悲感恸极,左右不胜哀咽。

     陆贾得南越王赵佗所赠,橐中装万金。

    归分五男,各令散居。

    而贾携侍儿竟乐游于五子之家,每止十日,极其滋味承奉,其玉剑珠宝,随身皆赐之,虽非训导,亦为达见。

     魏鲍子都暮行于野,见书生卒然心痛,下马为摩其心。

    有顷,书生卒。

    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一帙、金十饼。

    乃卖二饼,葬书生。

    其余枕之项下,置素书腹上,而退。

    其后数年,子都行,有一骏马逐之。

    既而有认马者,谓子都为盗,因问儿所在。

    子都具言。

    于是相随往开墓,取其儿归葬,金八饼在项下,素书在腹上。

    举家诣官,称子都之德。

    由是子都声名大振。

     魏毛玠,字孝先。

    为尚书,人无敢以好衣食见者。

    武帝叹曰:“吾不及毛尚书能移风俗”。

     窦婴征七国时,得赐千金。

    置之庑下,任人所取,不入私室。

     宋昭王出亡,谓其御者曰:“吾知所以亡者。

    ”御者曰:“何以知之”昭王曰:“吾被服而立,左右皆曰:‘君丽者也’;发言举事,左右皆曰:‘君圣者也。

    ’吾内外不见其过,安得不亡乎”于是改行易操,后三年,美行于宋,宋人迎之,复位,谥曰昭。

     晋王戎,字濬仲。

    性鄙吝。

    家有绿李,子熟时惠人,必钻破其核,恐他人种植之。

     王澄出为荆州刺史,送者盈路,见路傍树有一鹊巢,乃自解衣上树,探弄鹊雏,傍若无人。

     王右军,永和九年曲水会,用鼠须笔蚕茧纸为《兰亭记叙》,平生之札,最为得意。

    其后虽书数百本,无一得及者。

    太宗令御史萧翼密购得之,爵赏之外,别费亿万。

    太宗临崩,谓高宗曰:“以《兰亭》殉吾,孝也。

    ”遂随梓宫入陵。

     汉张骞奉使大月氐,往返一亿三万里,得葡萄、涂林、安石榴,植之于中国。

     汉和忆为畿令,常有一虎害人,亿令设槛,得二虎。

    亿曰:“害人者低头。

    ”一虎低头,亿杀之,其一虎放去。

    自是猛兽皆出境,吏人以为神君。

     后汉郑玄居山东,有疑,莫知所问,遂往入关诣马融。

    三年不得见。

    一日融大会,遂见之。

    登楼问其疑,数十段皆决。

    语毕,遂归。

    融谓门人曰:“玄既归,吾道东矣。

    ” 晋索綝报兄之仇,手杀四十人。

     鲁公仪休为相,归见其妻织,乃焚机而出,谓其妻曰:“吾为相食禄,今尔夺百姓之利,使民安归哉” 韩康伯隐药肆,卖价无二。

    有二女子买药,不识康伯,乃酬酢之,康伯不移,女子曰:“君何若康伯无二价也!”康伯乃逃去,不知所在。

     高丽国王侍婢立王左右,一旦,有气自天而下,大如鸡子,入其口。

    十月孕一男,名曰“东明”,善射。

    王恐为国害,欲杀之。

    东明走,弯弓射水,鱼鳖浮出而为梁,以渡东明。

     魏武帝尝居铜雀台,及终,令妓乐登台望西陵而歌舞。

     郑子华之弟子臧,好聚鹬毛为冠,郑伯闻而恶甚,使盗诱杀之。

    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以其非法服也。

    ” 晋大医司马程据上武帝雉头裘。

    诏曰:“此裘非当服,损费功用。

    ”遂命火,于殿前焚之。

     陶潜在家,每酒熟,即以头上葛巾漉酒,毕,复裹之。

     晋羊秀,字稚舒。

    家富豪,秋冬月造酒,令人抱瓮,须臾,易之,有顷便可熟。

     汉文帝俭约,常集谏书囊而为帐。

    所幸姬慎夫人,衣不曳地。

     晋庚衮,字叔褒。

    父在常戒衮以酒。

    及父殁,日饮不止。

    因责曰:“余废先人之戒,何以训人”乃携挺于墓前,自杖三十。

     晋明帝十余岁,未为太子,元帝坐之膝上,问曰:“日与长安孰近”答曰:“日近。

    ”复问之:“何言日近”答曰:“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帝异之,明日对群臣,复问之,答曰:“日远,长安近。

    ”元帝甚惊,问曰:“何以与昨日之对有异”复答曰:“只闻人従长安来,不闻人従日边来。

    ”帝愈奇之,立为太子。

     管辂年七八岁时,与邻里小儿戏,画地为日月星辰之状,言动不常。

    父母禁之,答曰:“家鸡、野鹄尚知天时,况人乎哉!” 舜父瞽瞍纳后妻谗言,尝笞舜。

    舜见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故能保身于孝道。

     黄霸为颍川太守,召吏。

    方食于野亭,鸟攫食。

    霸见吏曰:“汝为鸟攫食耶”吏惊,以为霸尽知其行止,后不敢为非。

     秦败,豪杰之士争取金玉,唯任氏子独为仓窖贮粟。

    后谷石万钱,于是金玉宝货尽归任氏。

     何邵字敬祖。

    日供口食,计二万钱,而兼四方珍味,虽三日帝厨之膳,不及之也。

     《吕氏春秋》曰: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人笑其用重求所轻也。

     唐初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东封过其家,问之:“何以致然”公艺执笔,唯书百余“忍”字,余无他言。

    遂旌表其门。

     汉高祖既入关,诸将劫珠玉宝货,唯萧何独收秦格式律令。

    卒为汉名相,功居第一。

     阮修,字宣子。

    居贫,年四十未有室。

    王敦等佥钱为婚,皆名士也。

    时慕之者求入一钱不得。

     隋刘君良累代义居,兄弟四人同气。

    大业末,天下饥馑,其妻欲劝分居,乃窃取庭树中鸟雏置诸窠中,令群鸟斗竞。

    举家怪之。

    其妻曰:“今天下大乱,战争之秋,禽鸟尚不相容,况人乎”君良知其计,中夜遂搅妻发,大呼曰:“此乃破家贼!”召诸兄弟,哭以告之,而弃其妻,居虽三院,而共一厨。

     唐中宗为天后废于房陵,仰天而叹,因抛一石于云中,心祝之曰:“我为帝,即此石不落。

    ”遂为树枝阁之。

    至今犹存。

    又有人渡水拾薪,得一古镜,进之。

    中宗照面,其影中有人语曰:“即作天子,即作天子。

    未浃旬,践居帝位。

     荀奉倩与妻情厚,冬月,妇病热,奉倩出,露坐,候体冷,即入熨之。

    甚为世所饥。

     玄宗幸蜀,至利州吉伯渡,有一白鱼来御舟而过。

     河间王孝恭,才智识略时出于众。

    初受诏征蒲公祏,上有一器,倏然变成血,满坐惊畏,左右不测。

    孝恭自省无负神祗,此变应是公祏。

    时人服其先见。

     太公封于齐,宿于逆旅,主人晨起,有一人谓曰:“客寝甚甘,殆非就国者也。

    ”太公蹶起即路。

    俄有追者至,以其出关,遂止。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国人知之。

    桓公谓管仲曰:“寡人与仲父言,国人知之,何也?”管仲曰:“意者左右有圣人乎今东都牙安在”桓公顾曰:“在此。

    ”管仲曰:“子何以知之”牙曰:“君子有三色,是以知之。

    ”仲曰:“何谓三色”曰:“欢欣众悦,钟鼓之色;愁倅哀忧,衰绖之色;猛厉忠实,兵革之色。

    ”仲曰:“何以知其莒也”曰:“君东面南面指之,口张而不掩,舌举而不下,是以知其莒也。

    ” 朱敬则,亳州末城人。

    孝友忠鲠,举世莫比。

    门表阙者六所,古今无之。

     公仪休相鲁国,入园,见妻莳葵,因拔去,谓妻曰:“身为国相,与民争利,非理也。

    ”乃逐其妻。

     晋文公出伐卫,公子仰而笑。

    公问曰:“何笑”公子曰:“臣笑臣邻人也。

    臣之邻人有送其妻适私家者,道逢桑妇而悦,与之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矣。

    是以窃笑之。

    ”公悟其言,乃止,引兵而还。

    未到,有伐其北鄙者。

     昔有人海上日与鸥鸟狎,引数百相従。

    其父曰:“吾闻鸥鸟従汝游,可与俱来。

    吾玩之。

    ”明日,其人往,群鸥翔而不下,盖以机萌于心而物惧也。

     姚泓将妻子降于刘祐,祐斩之于建康市。

    凡百里之内,草皆焦而死。

     符坚委政于王猛,小大无疑。

    猛卒,其子皮谋反。

    坚让曰:“丞相临终,以十具牛为田,不闻与子求位。

    知子莫若父,何斯言之验也。

    ”赦而不诛。

     唐仪凤中,中书舍人欧阳通起复判馆,每人朝,必徒跣至城门,然后着鞋。

    到直省之所,即席地籍藁,非公事不言,未尝启齿。

    归家必衣衰绖,号恸无时。

    国朝夺情,惟通得理。

     汉宣帝足下有毛,所居常有光耀。

     晋颜含有孝行。

    兄几服药过多,死于家。

    含遂开棺,复生。

    母妻家人尽勤倦,含弃绝人事,侍兄疾十三年,曾无劳怠。

     宋燕相齐,见逐罢归,召门尉陈饶等二十三人,曰:“诸大夫有能与我赴诸侯乎”饶等皆伏而不对。

    燕曰:“悲乎哉!士大夫易得而难用。

    ”陈饶对曰:“非士大夫易得而难用,君不能用也。

    君不能用,即有不平之心,是先诸己而责诸人。

    ”燕曰:“先诸己而责诸人,其云何?”饶曰:“三斗之粟,不足于士,而君雁鹜有余食;园果梨栗,后宫妇女以相携掷,而士不得一尝;绫纨绮縠,丽靡于常服,而士大夫不得以为禄。

    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

    君不能捐其所轻而使士致其所重,譬若铅刀蓄之,干将用之,不亦难乎!”宋燕惭而避席,曰:“燕过矣。

    ” 楚王聘庄子,庄子曰:“吾闻神龟死三年,置巾藉之而藏之宗庙堂之上。

    此宁死为贵乎宁其生曳尾于泥中矣。

    ”遂不赴楚聘。

     汲黯不乐为淮阳相,固辞之。

    帝曰:“卿可卧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