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关灯
    虞妙琪低眉顺眼的跟随在老太太身后,心想着让她骂吧,等她出完了胸中恶气便把自己接回去,重新做永乐侯府,哦不,虞国公府的嫡小姐。

    连史书都翻过了全新的一页,她的人生也能重头开始。

     然而到得门外,却见两名官兵举着剑戟迎上前,毕恭毕敬的问道,“老太君,便是这二人吗?请老太君放心,此去一定将她们活着送到朔城。

    ” 老太太点头,站在马车旁的晚秋走过来,将手里拎着的两个包裹扔在林氏和虞妙琪脚边。

     朔城乃大汉最出名的流放之地,漠漠荒原、渺无人烟,其恶劣的生存环境连当地人都想逃离,更别提被流徙的囚犯。

    去了那里,再无人能活着踏上故土。

     虞妙琪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颤声问道,“祖母,您不是来接我回去的吗?我,我可是您的亲孙女啊!”与其流放朔城,她宁愿死在上京。

    她绝不能沦落成卑微下贱的罪奴,日日受耕作劳累之苦。

    她是天生贵人。

     “你别忘了,我们早已断绝了关系。

    你意欲置你大哥于死地,又意欲摧毁虞家几代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基业,而我却还肯求到御前保你性命。

    我对你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你走吧,走得远远的,不要再让我看见。

    ”老太太摆手,转身的背影显得那样萧索疲惫。

     虞妙琪想要追上去却被官兵制住。

    她不停呼喊叫骂,试图用骨肉亲情和道德伦理来逼迫老太太就范,换来的却是路人的嘲讽。

    她无情无义至此,口里却骂着别人绝情绝义,简直可笑。

    老太太能在最后关头救她一命,当真算得上活菩萨。

     林氏捡起地上的包裹,也不管狼狈不堪的女儿,在官兵的押解下朝城门走去。

    说实话,不用回虞府面对儿子和婆婆,她心里更多的是轻松和解脱,若是流徙能洗清身上的罪孽,那便死在关外吧。

     早在月前虞思雨已经风风光光的出门了,今日是虞襄进门的日子。

     她穿着大红的嫁衣坐在梳妆台前照镜子,对自己艳若桃李的妆容很是满意。

    似觉得口脂弄花了些许,她用指甲一点一点挑开抹匀,然后轻轻抿唇。

     外头的喜娘见屋内久久没有动静,高声提醒道,“新娘子该哭嫁了。

    ” “今儿是我大喜的日子,我笑都来不及,哪还哭得出。

    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虞襄边说边扶正头上的凤冠,又用指尖将额前的珠帘拨得叮当作响,嘴里咯咯直笑。

     桃红点头称是,柳绿嘴角抽搐,站在门外的喜娘脸色青白的朝沈大人看去。

    这沈家的丫头果然不同凡响,真个没羞没臊。

     沈元奇闭了闭眼,威胁道,“襄儿,你今儿若是不哭出来,这婚礼咱们就不办了,你且在家多陪大哥几年。

    ”死丫头,就这么迫不及待地要嫁去虞家。

     “别啊大哥,我哭,我哭还不成吗?”虞襄闻听此言立即嘤嘤嘤的哭起来,反而惹得沈元奇脸色更绿了几分。

     虞品言骑着高头大马,领着八抬大轿来接妻子,统共一百二十台嫁妆,从城东直排到城西,场面非常盛大。

    虽然二人原是兄妹,但新帝亲自拟旨赐婚,旁人丝毫不敢说三道四。

     夫妻对拜后,一对儿新人入了洞房,虞品言挑开盖头时,闹哄的新房足足静了好一会儿,抽气声此起彼伏。

    这样艳色夺人倾国倾城的女子在身边待了十五六年,不动心的是傻子。

     虞品言面色冷了冷,众人这才回神,连忙移开粘在新娘子脸上的视线。

    喜娘端起一碗饺子,喂到新娘子嘴边。

     虞襄一大早起来梳妆打扮,压根没吃过什么东西,此时饿的狠了,一连吃了三四个,见喜娘将勺子挪开,还颇为不满的瞪了她一眼。

     喜娘压了压抽搐的嘴角,问道,“这饺子生不生啊?” 虞襄笑盈盈的看了兄长一眼,答道,“生,一个比一个生。

    ” 什么叫一个比一个生?你干脆直说‘一个接一个生’得了。

    沈元奇暗恼之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