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谢谢。

    ”我轻声道。

     雨有些大,她的伞全都遮在我的头顶,到停车位的短短几步路自己半边身体都淋湿了。

     我不太好意思白受她这恩惠,询问她家在哪儿,打算送她一程。

     “不用不用的,太麻烦了……”女孩忙摆手谢绝,“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去就好的。

    ” 这天气在公交站站五分钟都很要命,更何况她衣服还湿了。

    我看她握着伞的手整个都被冻红了,猜她应该很冷。

     “上来,快点。

    ”我不自觉带上点上课时的严厉,女孩一哆嗦,果然乖乖上了车。

     她家住在学校的另一头,与我家是彻底的两个方向。

     两个人一辆车,总不说话有些奇怪,奈何女孩性格内向,我也不是多话的人,只是一开始说了两句,之后便再没有互动。

     “老师,死亡是什么样的呢?”快到目的地时,女孩毫无预兆开口。

     我张了张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探讨“死亡”是哲学永远的主题,但要将它定性却很难。

     “有哲学家认为,肉体的消亡并非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意志的泯灭。

    一个人肉体死亡,但意志长存,他便永远活在世间。

    一个人虽然活着,可意志早已不再,活得犹如行尸走肉,那这个人活着也是死的。

    ” 女孩静了片刻,又道:“黄爷爷的意志……还在吗?” “你看过《寻梦环游记》吗?” “啊……”女孩愣了愣才道,“看过。

    ” 其实我没有看过,但余喜喜看过第二天来学校将整个剧情都跟我复述了一遍,说到动情处还哭起来,认为此片无可超越。

     “只要我们还记挂他,他就还在。

    ”我说,“你可以这样认为。

    ” 女孩下车时又和我道了谢,还是不敢看我,但话语流畅许多,好像已在心中模拟了多遍。

     “谢谢您。

    我明年就要高考了,希望能考上清湾大学哲学系,成为您真正的学生。

    ”她开门撑伞,忽然又回头,“那个……您可以叫我天儿。

    ” 第一次参加小组活动,每个成员都有自我介绍,我记得她姓于。

     “嗯。

    小心湿滑。

    ” 我同她告别,设置了回家的导航。

     车内寂静无声,开着车,脑海里不自觉又想起黄老先生的信。

    不怪于天儿忽然多愁善感,在听过那样一封诀别信后,没有人还能对死亡无动于衷。

     “众位小友,当你们读到这封信时,我应该已经不在人世。

    我黄寅国虽与各位相识不久,但也算彼此交心。

    人生最后的时刻,我想给不快乐的各位支个招。

     把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活吧。

    既然明天要死,为什么不能放纵自己?既然明天要死,为什么不珍惜今天?既然明天要死,那就把烦恼留给明天。

     从前我也觉得自己活够了,七十六岁,看尽社会变迁,人世繁华,子孙满堂,家人和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