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看不上眼

关灯
    "吴巨。

    "吕凝回应。

     吴巨一愣,吕凝突然直呼其名,既熟悉又陌生。

    自从他接任魁首后,吕凝一直称他为吴公子。

    后来每次见吕不韦,吕凝也都如此称呼他。

     趁吴巨**,吕凝递给他一个小香囊:"这是我送你的礼物,请务必收下。

    " 吴巨接过香囊,发现它鼓鼓囊囊的,有几缕流苏垂下,小巧精致,上面用银丝绣着植物图案,隐约能辨认出几种药材。

     "苍术、何首乌、黄芪、车前子……"吴巨念出声来。

     他皱眉问道:"这上面绣的不会是我当初给你开的药方吧?" 此话出口,吕凝的脸立刻泛红。

     吴巨仔细一闻香囊中的气味,确实如此,却又有所不同。

     吕凝察觉到他的疑惑,解释道:"这香囊里的配方,是请苏长老帮忙调配的。

    " "真是辛苦他了。

    "吴巨苦笑着摇头。

     作为七国顶尖医者,他对名声并不在意,但像这样的药方,他实在看不上眼。

     不过,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苏长老付出了不少心血。

     "无功不受禄,这个香囊..." "你何曾无功?替我治病的事,我还没正式谢过你呢。

    "吕凝打断了他的话。

     "治病的事,家父早已..." 吴巨本想说家父给的已经很多了,却被吕凝再次打断。

     "父亲是父亲,我是我。

    "吕凝迅速说完,又轻轻抿了抿嘴唇。

     到这地步,哪还能推辞。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吴巨拱手行礼。

     吕凝展颜一笑。

     "我先告辞了,若有闲暇,定会来咸阳看看。

    "吕凝说道。

     "一定。

    "吴巨再次承诺。

     吕凝离去,在登上马车前回头看了吴巨一眼。

     随后,吴巨又与子楚、吕不韦告别。

     临行前,子楚递给他一枚秦王印信。

     凭借此印信,可对岐山周边十城发号施令,甚至调动军队。

     当然,指望它横扫七国不切实际,**起攻击都困难。

     但这也算是一张底牌,若能合理利用,将会是极大的助力。

     吴巨道谢后,将一行人送到山前,目送车队远去。

     "咸阳..."吴巨望着渐行渐远的车队,不禁松了口气。

     "确实该找个时间去看看了。

    " 第21章青卢子患肿瘤吴巨准备手术 正如子楚所期望的,他与吕不韦一行人的离开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直到有人到访子楚和吕不韦的别院时发现人去楼空,消息才渐渐传开。

     接下来的几天,山中依旧平静。

     之前前来观礼的七国使者在逗留一周后返回,公孙全以及名家、农家、兵家、墨家等人也相继离开。

     这使得吴巨这几日几乎都在送别中度过。

     三天后... 小雨绵绵,吴巨和韩非在山顶凉亭中品茗休憩。

     "百家之中已有不少门派返回,韩兄打算何时动身?"吴巨问道。

     "青卢子和湘夫人他们还未离去,再多待几日也无妨。

    或许过些时日吴兄会有新灵感,还要我帮忙书写呢。

    "韩非注视着那幅《水调歌头》。

     这几日,这幅字形影不离,连同吃**。

     若这字不是写在绢帛上,而是别的物件,比如核桃之类,吴巨毫不怀疑韩非能让它包浆。

     同时,为了兑现之前的承诺,韩非抄写了几十份摹本送往七国、儒家及稷下学宫等地,虽然有些地方尚未收到,但在途中引起极大关注。

     通过治愈吕凝、成为医家领袖、发明人工心肺复苏术以及撰写《水调歌头》,吴巨如今已名扬天下! 听到韩非的话,吴巨十分无奈,并非不能容忍他多留几日,而是对韩非总是明里暗里嘲笑自己的字迹难看感到不满。

     "吴师,韩先生。

    " 身后传来声音。

     两人回头,见一名医家撑伞立于亭前。

     "道家的青卢子请您过去。

    "医家说道。

     吴巨与韩非对视一眼,颇为困惑。

     "有说是什么事吗?"吴巨再次询问。

     "好像是……看病?"医家答道。

     吴巨点头表示明白。

     韩非小心翼翼地将绢帛贴身收好,以免雨水浸湿。

     随后,二人起身,在医家指引下打着伞下山。

     …… 到达地点后,吴巨发现果然是来看病的,而且是为青卢子诊治。

     一番望闻问切后,吴巨确认了病情。

     "这不就是肿瘤吗?"吴巨肯定地说。

     "肿瘤?那是什么?"众人不解。

     吴巨愣了一下,才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叫法不同。

     "也就是说……膈、反胃、疡。

    " 吴巨连续说了三个名词,前两个出自《黄帝内经》,最后一个源于《周礼》。

     "哦~~" 众人似有所悟。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忧虑。

     "那岂不是……" 青卢子眉头微蹙,神情略显忧虑。

     “目前看来情况不算严重,但仍有可能恶化。

    ”吴巨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以治疗吗?”青卢子在助手扶持下缓缓起身询问。

     “并不困难,不过需要仔细考量。

    ”吴巨坐下沉思,目光投向窗外细雨。

     青卢子腿部的肿瘤虽不算复杂,却会影响行动,并对血管和神经造成压迫,甚至有恶化的风险。

    他身体健朗,本可长寿,若因这小肿瘤早逝,实在可惜。

     治病救人乃医者职责,吴巨认为,只要患者带着疾病离开,便是对自己医术的轻视,他始终秉持此信念。

     片刻后,有人轻声问:“《黄帝内经》中治疡的方法众多,为何吴师犹豫不决?” 还未等吴巨回应,其他医者已代为解答:“大多方法需以毒攻毒,如使用蜣螂、赤硝等药材,对年长者而言恐难以承受。

    ” “明白了。

    ”提问者恍然大悟。

     “虽然也有缓和或抑制的办法,但……”对方欲言又止,暗示青卢子年龄偏大,缓和疗法可能使病情未愈而人先亡。

     “即便治疗棘手,不治也无妨,我已到知天命之年,很多事看得淡了。

    ”青卢子走近吴巨,面带笑意。

     吴巨摇头不语,无人知晓他心中所想。

     不久,苏长老与众位执事一同到来。

    更让吴巨意外的是,此事竟惊动了三位前长老。

     “进展如何?”苏长老与张师追问。

     吴巨站起身,深吸一口气道:“治法我已有,保证速效且安全,关键在于你是否信任我?” 青卢子须发微颤,通常说出这种话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我倒无所谓,不过是一条老命罢了。

    吴巨,若你失手,可就毁了你‘七国第一医者’的名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