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十斤的野生大锦鲤
关灯
小
中
大
李伟同拿出口袋的烟,给老于和老欢都发了一根,然后自己点了一根,坐在躺椅上开始惬意的吸了起来。
然后一边钓鱼,边看着直播间这帮人各种瞎扯谈。
不到两分钟,突然手里的竿就传来了一股拉力。
李伟同精神一震,连忙站起来拔杆。
感觉拉力不是很大,估计最多就是十来斤的鱼。
拉扯了十几分钟就拉了上来。
这次钓上来的终于是一条大草鱼,只不过只有十来斤重。
之后的两小时李伟同一直不断的连杆。
什么鱼都有,一般都有四五斤重,大的也只有十几斤,但是再也没有超过三十斤的大货。
老于和老欢自己的鱼竿都不管了,过来帮李伟同抄鱼。
眼看快到五点了。
李伟同感觉这次钓了接近一百斤的鱼获了。
他和直播间的粉丝们打了个招呼,就关了直播。
然后收拾装备,准备拿鱼获去市场买。
鱼护拖上岸,他分了两条都有五斤重的草鱼送给了老于和老欢。
他俩高兴的接纳了。
老欢兴奋的在路边草丛拔了几根结实的藤蔓,将鱼串起来挂在车头,那表情有多得意就有多得意。
“老于,你们这是?”李伟同看着他们这骚操作奇怪的问道。
“隔壁那几个碎嘴的,天天笑话老子空军,今天我不得找回场子不是!”老欢仰起头来,感觉腰杆子都直了很多。
“嗯,我不急,等回到那里让他们笑一会,我再拿出来。
”老欢直接收进鱼箱。
这俩幼稚鬼!李伟同无语的笑了笑。
两老哥收拾好一切,也跟着李伟同一起回家了。
三个人骑着小电驴,悠哉悠哉的往丽城镇的方向驶去。
三人都戴着草帽,嘴里叼着烟,裸露的手臂都晒得黑黝黝的。
但是作为钓鱼佬,晒黑算什么,算健康的肤色。
十几分钟,他们来到镇里的分岔路口,各打了个招呼,约好明天见,就分开了。
李伟同骑着小电驴来到了市场。
中午的那个位置被一位大姐占去了,摊位上摆了一些自家种的蔬菜。
李伟同往前走了十几米,找了一个还不错的位置,开始把鱼箱卸了下来。
因为大鲤鱼体长超过一米,所以只有七十公分宽的鱼箱有点小了,大鲤鱼只能弯着身子呆在鱼箱里。
“大家快来看一看瞧一瞧啊,刚从水库钓上来的野生大货,营养丰富,味道一流啊。
”李伟同看到人来人往的,但是没有多少人过来看他的鱼获,只好吆喝起来。
果然这一吆喝,就把大家的好奇心给勾引起来了。
大家都围了过来。
看到水箱里躺着十几条生猛的野货,都纷纷想弄一条回去尝尝。
这一次李伟同早有准备,他拿出刚从隔壁店花了150大洋买来的电子秤和一扎塑料袋。
开始忙碌的秤了起来。
一半的野生大鱼,他都按三十五块卖了出去,罗非鱼就便宜一点,按二十块钱一斤出售。
不到半个小时,十几条鱼就被清空了。
只有那条超过一米的大鲤鱼没有卖出去。
他开价两百块钱一斤。
所以很多人都望而却步。
这条鲤鱼如果买来吃,就实在太浪费了,只有作为观赏鱼来卖,才能卖出它的价值。
守了二十分钟,过来看的人很多,就是没人下手,李伟同都准备收摊了。
准备先拿回去放进院子的水池里先养着。
什么时候再去市里转一下。
这时,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大概四十多岁,挺着一个大肚子,走了过来。
他两眼发光的看了看鱼箱里的大鲤鱼,问道:“小兄弟,这条鲤鱼怎么卖?” “六千。
” “有多重?” “三十一斤多一点。
” “行,你可以帮我送到我住的地方吗?就在吕溪村。
” “没问题。
”吕溪村挨着小镇,只有四五公里远。
然后李伟同骑着小电驴跟着男子开着的宝马后面,往吕溪村走去。
到了地方,看到一栋三
然后一边钓鱼,边看着直播间这帮人各种瞎扯谈。
不到两分钟,突然手里的竿就传来了一股拉力。
李伟同精神一震,连忙站起来拔杆。
感觉拉力不是很大,估计最多就是十来斤的鱼。
拉扯了十几分钟就拉了上来。
这次钓上来的终于是一条大草鱼,只不过只有十来斤重。
之后的两小时李伟同一直不断的连杆。
什么鱼都有,一般都有四五斤重,大的也只有十几斤,但是再也没有超过三十斤的大货。
老于和老欢自己的鱼竿都不管了,过来帮李伟同抄鱼。
眼看快到五点了。
李伟同感觉这次钓了接近一百斤的鱼获了。
他和直播间的粉丝们打了个招呼,就关了直播。
然后收拾装备,准备拿鱼获去市场买。
鱼护拖上岸,他分了两条都有五斤重的草鱼送给了老于和老欢。
他俩高兴的接纳了。
老欢兴奋的在路边草丛拔了几根结实的藤蔓,将鱼串起来挂在车头,那表情有多得意就有多得意。
“老于,你们这是?”李伟同看着他们这骚操作奇怪的问道。
“隔壁那几个碎嘴的,天天笑话老子空军,今天我不得找回场子不是!”老欢仰起头来,感觉腰杆子都直了很多。
“嗯,我不急,等回到那里让他们笑一会,我再拿出来。
”老欢直接收进鱼箱。
这俩幼稚鬼!李伟同无语的笑了笑。
两老哥收拾好一切,也跟着李伟同一起回家了。
三个人骑着小电驴,悠哉悠哉的往丽城镇的方向驶去。
三人都戴着草帽,嘴里叼着烟,裸露的手臂都晒得黑黝黝的。
但是作为钓鱼佬,晒黑算什么,算健康的肤色。
十几分钟,他们来到镇里的分岔路口,各打了个招呼,约好明天见,就分开了。
李伟同骑着小电驴来到了市场。
中午的那个位置被一位大姐占去了,摊位上摆了一些自家种的蔬菜。
李伟同往前走了十几米,找了一个还不错的位置,开始把鱼箱卸了下来。
因为大鲤鱼体长超过一米,所以只有七十公分宽的鱼箱有点小了,大鲤鱼只能弯着身子呆在鱼箱里。
“大家快来看一看瞧一瞧啊,刚从水库钓上来的野生大货,营养丰富,味道一流啊。
”李伟同看到人来人往的,但是没有多少人过来看他的鱼获,只好吆喝起来。
果然这一吆喝,就把大家的好奇心给勾引起来了。
大家都围了过来。
看到水箱里躺着十几条生猛的野货,都纷纷想弄一条回去尝尝。
这一次李伟同早有准备,他拿出刚从隔壁店花了150大洋买来的电子秤和一扎塑料袋。
开始忙碌的秤了起来。
一半的野生大鱼,他都按三十五块卖了出去,罗非鱼就便宜一点,按二十块钱一斤出售。
不到半个小时,十几条鱼就被清空了。
只有那条超过一米的大鲤鱼没有卖出去。
他开价两百块钱一斤。
所以很多人都望而却步。
这条鲤鱼如果买来吃,就实在太浪费了,只有作为观赏鱼来卖,才能卖出它的价值。
守了二十分钟,过来看的人很多,就是没人下手,李伟同都准备收摊了。
准备先拿回去放进院子的水池里先养着。
什么时候再去市里转一下。
这时,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大概四十多岁,挺着一个大肚子,走了过来。
他两眼发光的看了看鱼箱里的大鲤鱼,问道:“小兄弟,这条鲤鱼怎么卖?” “六千。
” “有多重?” “三十一斤多一点。
” “行,你可以帮我送到我住的地方吗?就在吕溪村。
” “没问题。
”吕溪村挨着小镇,只有四五公里远。
然后李伟同骑着小电驴跟着男子开着的宝马后面,往吕溪村走去。
到了地方,看到一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