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关灯
小
中
大
【这段时间,景帝几乎将自己一生身为皇帝的经验都告诉了刘彻。
】 【而且,在他觉得自己身体快要不行了,还亲自操办起儿子的冠礼来。
】 【汉朝男子行冠礼的时间一般是二十岁,而刘彻十六岁就被加了冠,还是景帝亲自给他加的。
然后不久,景帝就去世了,刘彻也正式登上了皇位。
】 【而他刚登上皇位时,正是窦氏一族仗着太后的威望,在朝中飞扬跋扈的时候。
】 【当时窦氏在朝堂中的代表人物是窦婴。
不过,当时朝中还有另一个人也算是外戚,但他并不是窦家的外戚,他是王娡的兄长田蚡,也就是刘彻的舅舅。
】 【两家外戚在此时的力量对比,当然是窦家更胜一筹,田蚡即便身为国舅,也只能仰仗窦家的鼻息。
】 【说起窦家的代表人物窦婴,此人还真是蛮有意思的。
他身为窦家人,但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站在窦家这边的。
甚至说,有的时候还会站在窦家的对立面。
】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时,为了摆脱宗亲外戚的牵制,刚刚登基才一年的汉武帝刘彻决定建“明堂”。
】 【而他身为窦氏族人,同王太后那边的田蚡一起,共同支持汉武帝刘彻设立“明堂”。
】 【什么是明堂呢?】 【明堂就是传说中在远古时代始于黄帝,是专门为祭祀昊天上帝而特地设立的地方。
】 【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庙”,其主要意义在于借神权以布政,宣扬君权神授。
】 【在此之前,支持建立明堂的朝臣们还草拟了天子出巡、封禅和改换历法服色制度的计划。
明显是要明确尊卑位份。
】 “明堂?”窦太后听了一愣,“何时的事,为何本宫不知?” 没想到天卷竟然特意将明堂一事提了出来,汉武帝心中暗暗皱眉。
这件事他本来是想瞒着太皇太后,等一切都成定局之后,再慢慢让皇祖母知晓。
可如今这件事竟然提前让皇祖母知道了,怕是明堂的设立要多不少波折了。
“皇祖母,只是刚刚开始,还未正式设立。
最近事情太多,孙儿正想找机会同祖母商议此事。
” “是吗?” 窦太后明显不信事情会这么简单,果然,紧接着听到天卷中的雷小萌继续道。
【听到这里,大家咂摸出点味道来了吧。
】 【大家都对汉武帝时代,驱除匈奴,封狼居胥津津乐道,但那是汉武帝执政中期时的功绩。
】 【那个时候,汉武帝大权在握,意气风发,将大汉带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 【而在他之后,大汉的经济政治军事达到了顶峰。
尤其是在汉宣帝时,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而且,在他觉得自己身体快要不行了,还亲自操办起儿子的冠礼来。
】 【汉朝男子行冠礼的时间一般是二十岁,而刘彻十六岁就被加了冠,还是景帝亲自给他加的。
然后不久,景帝就去世了,刘彻也正式登上了皇位。
】 【而他刚登上皇位时,正是窦氏一族仗着太后的威望,在朝中飞扬跋扈的时候。
】 【当时窦氏在朝堂中的代表人物是窦婴。
不过,当时朝中还有另一个人也算是外戚,但他并不是窦家的外戚,他是王娡的兄长田蚡,也就是刘彻的舅舅。
】 【两家外戚在此时的力量对比,当然是窦家更胜一筹,田蚡即便身为国舅,也只能仰仗窦家的鼻息。
】 【说起窦家的代表人物窦婴,此人还真是蛮有意思的。
他身为窦家人,但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站在窦家这边的。
甚至说,有的时候还会站在窦家的对立面。
】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时,为了摆脱宗亲外戚的牵制,刚刚登基才一年的汉武帝刘彻决定建“明堂”。
】 【而他身为窦氏族人,同王太后那边的田蚡一起,共同支持汉武帝刘彻设立“明堂”。
】 【什么是明堂呢?】 【明堂就是传说中在远古时代始于黄帝,是专门为祭祀昊天上帝而特地设立的地方。
】 【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庙”,其主要意义在于借神权以布政,宣扬君权神授。
】 【在此之前,支持建立明堂的朝臣们还草拟了天子出巡、封禅和改换历法服色制度的计划。
明显是要明确尊卑位份。
】 “明堂?”窦太后听了一愣,“何时的事,为何本宫不知?” 没想到天卷竟然特意将明堂一事提了出来,汉武帝心中暗暗皱眉。
这件事他本来是想瞒着太皇太后,等一切都成定局之后,再慢慢让皇祖母知晓。
可如今这件事竟然提前让皇祖母知道了,怕是明堂的设立要多不少波折了。
“皇祖母,只是刚刚开始,还未正式设立。
最近事情太多,孙儿正想找机会同祖母商议此事。
” “是吗?” 窦太后明显不信事情会这么简单,果然,紧接着听到天卷中的雷小萌继续道。
【听到这里,大家咂摸出点味道来了吧。
】 【大家都对汉武帝时代,驱除匈奴,封狼居胥津津乐道,但那是汉武帝执政中期时的功绩。
】 【那个时候,汉武帝大权在握,意气风发,将大汉带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 【而在他之后,大汉的经济政治军事达到了顶峰。
尤其是在汉宣帝时,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