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关灯
    不过后来他忘了问天卷这严嵩都做过什么坏事,目前又没有查出他做过什么违法之事,只能先将他放了,但是定了永不录用。

     除此以外,就是内阁的几位老大臣。

    不过李东阳老了,焦芳被贬。

     刘健、谢谦两位老大人,一人请辞,另一人也没了锐气。

    而且他们想法太老旧,就算回来了,也是他的阻力。

     他可不想再被他们耳提面命,颐指气使了。

     所以,朱厚照现在愁呀! 他想做的事情很多,他想出海,他想建大船,想要造蒸汽机,想去找天卷口中的美洲。

     他还要讨倭,还要扩建水师,还要进行海外贸易赚银子。

    还想要造出青霉素。

     但是整个朝廷中放眼望去,全都是文章做的老长的书生。

    一个个全是只会教别人做事,自己啥事都不会做的腐儒们。

     他想做的这些事,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负责。

     这实在是愁死他了。

     要是有一个什么方法,让他正德朝的人才也能“井喷”就好了,当然了,他想要的人才不是那种只会作诗纸上谈兵的文人。

    而是会做事,务实的能吏。

     他正想着,却听天卷开始盘点六大家中最后一人曾巩。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曾巩。

    这个在宋朝六大家中最没有存在感的所在。

    】 【为什么要将他放在最后说呢?是因为,如果说前面的五大家要么是文曲星下凡,要么是才华横溢,要么是天纵奇才,要么是家学渊源。

    那么曾巩就是非常普通的一个才子了。

    】 【曾巩的成功朴实无华,就是源自他的刻苦。

    】 【曾巩的为人也正如他的文章,并未有开篇夺人眼球的名词华句,亦无惊世骇俗的观点,他所述所论之事,都十分的务实!】 对,就是这种人才。

     朱厚照眼睛一亮。

     但是还要更务实些。

    最好能具体精专于某一项工作或者工艺,但是却又不是那种只会做事,不知本源的普通工匠。

    需要有脑子。

     朱厚照不禁认真听了起来。

     【因此,唐宋八大家中,曾巩是最低调的一位,甚至于因为他文章的特点,我们小学初中的课本中也并未学习过几首他的诗文。

    自然对他就没什么印象了。

    】 【打个比方,苏洵为何能成名?正是因为他写了《六国论》,而六国论的第一句话就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于赂秦”。

    开篇就夺人眼球。

    】 【而曾巩却擅长平平无奇的记叙,很少有夺人眼球的句子。

    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对他印象不深的原因。

    】 【不过,像他这样朴实无华,文风务实的大家,也只有在仁宗朝才能成名。

    因为他的文章你若是深入阅读,会发现逻辑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