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关灯
    “等等” 陆怀砚伸手,将那碗咸口的豆浆从他的手里端出,神色自然道:“既然一人两份,这份咸口的理应也是我的。

    ” 丁復如遭雷击,当场愣住。

     他们那个说好不重口腹之欲的陆少卿呢!到底去哪里了啊!! *一般古代管猪油叫豕膏或者猪膏,我觉得写起来怪怪的,还是就叫猪油吧! *大理寺今日朝食烧卖由读者栖和若雪啊联名赞助![让我康康] **第一个案子差不多也就要结束了,谢谢一直耐心看完的宝贝们。

    其实一开始写的时候很忐忑,一直删删改改来回好几遍。

    最开始的设想就是“人人都是凶手,又人人都是受害者”,写着写着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模样,也谢谢大家的包容。

    (鞠躬。

     第32章猪油渣烧卖(二) 吕一璋和康墩最近几日俨然已经成为大理寺食堂的拥护者。

     尤其是康墩,以前偶尔还会出去打打牙祭,但自从黎书禾来了大理寺食堂后,便是日日早上都会准时来这食堂报道,连带着看王师傅和刘师傅的时候都顺眼了许多。

     康墩在大理寺勤勤恳恳多年,他父亲又是工部侍郎,偶尔还有不少大人求上门来,只为做一份精巧的器具。

     因此他也是家境丰厚,不愁吃喝,但他却丝毫没有官宦子弟那般的骄纵之习和奢靡之风,只是偶尔会出去打打牙祭。

     也就是康墩这般实在的人,从没有倚靠过家中关系,在大理寺一直做一个勤勉的评事,与同僚们一起日复一日地吃着食堂那难以下咽的吃食! 虽说康墩不挑剔,但是不代表他不会吃。

     相反的,年少时与他父亲四处游历,走南闯北,也是吃过不少的美食。

    可黎师傅做的这些吃食,大部分都是他第一次见到…… 不说别的,这一口软糯的烧卖,再加上热气腾腾的豆浆下肚,让这冬日的清晨都变得温暖起来。

     用完朝食的康墩身心畅快,恨不得能再多吃几屉。

     可是这食堂它限量啊呜呜! 康墩放下碗筷,眼看着时辰还早,便与黎书禾闲聊起来。

     “黎师傅,听闻你是吴州人士?” 说起吴州,黎书禾脸上的笑容都真挚了几分,她点头应道:“是,我自小在吴州长大。

    ” 康墩:“这吴州的吃食莫不是和长安城的大不相同?”否则黎师傅做的这些他怎么连见也没见过! 黎书禾笑道:“世间吃食皆是大差不差,是不过吴州的大部分偏爱咸甜口,譬如肥香滑嫩的东坡肉,香甜酥脆的松鼠桂鱼,弹嫩回甘的响油鳝糊……” 她口若悬河地报起了菜名,每说一道菜,康墩的口水便又往下垂涎几分。

     黎书禾最后幽幽地叹了口气,深表遗憾:“可惜现下已是冬末,若是在秋季,阳澄湖的大闸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