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关灯
    恰好小春红想哄孩子,隋玉把小花交给她,她嘱咐说:“小花要是哭了,你把她交给阿水或是花妞和阿羌。

    ” “好嘞。

    对了,主子,柳芽儿也生了吧?” “生了,去年年底生的,也是个小姑娘,比小花大两三个月,殷婆过去照顾孩子了。

    ”隋玉说,她跟小花挥挥手,过去找隋良。

     隋良在桑树下摘桑果,隋玉朝他挥手,说:“你神秘兮兮地捣鼓了两三个月,让我看看你捣鼓出了什么宝贝?” “姐,你怎么知道我是想说这个事?” “你在我眼皮子底下蹿,一抬脚我就知道你要朝哪个方向走,有什么事能瞒得了我?更何况你的心思都写在脸上,我哪有不知道的。

    ” 姐弟俩一前一后走进第十进客舍,从西往东数第七间房,隋玉一走近就闻到了桐油味。

     隋良脚步轻快地先一步推开门,霞光映照进去,屋里一下子亮堂起来,跟门正对的木桌上摆满了立起来的蚕茧,屋里浓郁的桐油味熏得人眼睛疼。

     隋良戴上牛皮手套,他拿两个蚕茧在手里搓,隋玉环视一周,她垂眸静静地等着。

     忽然,一簇火苗从隋良的手心飙起,他激动地摊开手给隋玉看,“姐,你看,以后商队再出门就不用带木桩子保存火种了。

    ” 火苗稍纵即逝,隋玉感觉味道不对劲,她拿起一个蚕茧看,果然,蚕茧外面裹的有棉绒。

     “给我介绍介绍?”她说。

     隋良另拿一个蚕茧给她,说:“这是没缠棉绒的茧,我先浸泡了桐油,反复七遍,蚕茧定型后,我把混着蜂蜡、桐油和猪油的热油倒进去。

    我试了六十三次,终于找出合适的比例,蜂蜡跟桐油和猪油融合变冷后,这个油会凝固。

    ” 隋玉捏了捏蚕茧,质感偏软,里面的东西像是胶,跟蚕丝缠绕在一起,捏不烂也倒不出来。

     说着,隋良又拿来一个带棉线的蚕茧,他捏着两个缠棉绒的空蚕茧轻搓,搓到第七下,蚕茧上冒起小火苗,浸了桐油的棉线在火苗上燎一下,一星黄豆大小的火苗徐徐燃烧。

     蚕茧里凝固的油蜡在火苗的炙烤下微微融化,蚕茧燃烧,倏而,火苗陡然拔高,蚕丝烧尽,蜂蜡快速融化,蜡油滴落在牛皮手套上,硬实的牛皮烧出焦臭味。

     “商队出行的时候带上这个,哪怕在山里遇到湿柴,多丢几个蚕茧也能把火烧起来。

    不过这个不重要,棉绒浸泡桐油后,再加上蚕丝,多搓几下就起火了。

    ”隋良兴致勃勃地炫耀,“姐,以后你的货栈还可以卖这个。

    ” 隋玉朝他比个大拇指,“厉害,有巧思,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 “我煮蚕茧剥丝的时候,有个蚕茧掉下去了,恰巧灶洞里的火飙出来燎到蚕茧,我以为这个蚕茧要不成了,却不想捡起来一看,蚕茧上就一个黑印,根本没有烧毁。

    之后我用火钳夹着蚕茧在火上烧,烧着了再拿出来,一拿出来,两息的功夫,火就灭了。

    我不信邪,之后裁一块帛布用火烧,火苗一挪走,燃烧的帛布就熄灭了。

    姐,蚕丝竟然耐火。

    ”隋良到现在还很惊讶,他有些想不通为什么蚕丝比麻和棉耐火。

     隋玉耐心地倾听他的雀跃和疑惑,讲述的过程中他的眼睛颇有神采,他很喜欢这个探索的过程。

     “之后我把蚕茧和帛布浸泡桐油再烧,这下能烧毁了。

    我就瞎琢磨,用棉绒再缠在蚕茧上,棉绒烧没了,蚕茧还在。

    几番试验后,我把缠了棉绒的蚕茧泡过桐油再拿出去晒,晒干了往回收的时候,我发现筐里的蚕茧冒烟了。

    ”隋良语调拔高,神色激动。

     “你就此来了灵感,想用蚕茧和棉绒做打火石。

    ”隋玉接上他的话。

     隋良点头,“我之前带着商队进关,商队带着木桩子保存火种挺麻烦的,一个不留神,火炭就灭了。

    比如洪池岭上的风又冷又湿,秦岭里露水重潮气大,想在这两个地方钻木生火能把人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