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关灯
    信里指点他去投《数学通报》等刊物。

     陆嘉曦投信之后,又是难熬的一年过去。

     结果等来了答复:“由于篇幅较长和所用的数学工具,建议另投其他刊物。

    ” 花了一年时间改写了论文,于1965年3月14日再次投给《数学学报》,此时,距离初稿,已经过去三年多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还是一封退稿函,《数学学报》于1966年2月将陆嘉曦的论文第三稿退回。

     人生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1971年,意大利学者查德哈里(r.chaudhuri)和威尔逊(r.m.wilson)已率先发表文章,宣布解决了寇克满问题以及推广到四元组系列的情况,并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公认。

     外国科学家的研究论文比陆嘉曦晚了10年。

    sbooktxt.com 陆嘉曦的研究,变得毫无价值。

     但他没有倒下去,又开始冲击另一座组合数学的高峰“斯坦纳系列”。

     从1979年2月24日到7月20日,陆嘉曦先后向《数学学报》投寄了三篇论文。

     被苏州大学的朱烈教授看到。

     朱教授找到陆嘉曦,建议他把论文直接寄给世界权威期刊《组合理论》。

     收到《论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的系列文章,西方组合论领域震动了,他们难以想象,这个数学界的世纪难题,竟然被一个中国的中学物理教师基本解决了。

     加拿大著名数学家、多伦多大学教授门德尔逊说:这是二十多年来组合设计中的重大成就之一。

     1983年7月,全 国首届组合数学学术会议即将在大连工学院举行,中国方面邀请门德尔逊教授莅临。

     门德尔逊诧异的回复:“请我去讲组合数学,你们中国不是有陆嘉曦博士吗?”sbooktxt.com 如果不是门德尔逊的回复,国内数学界几乎无人知道陆嘉曦这个名字。

     在朱烈教授的推荐下,陆嘉曦参加了全国首届组合数学学术会议。

     1983年9月30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兰格威(d.w.strangway)专门致信包头九中校长,应把陆嘉曦调到大学讲师岗位,并邀请其去国外讲学。

     10月,陆嘉曦作为唯一被特邀的中学教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