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关灯
    “评职称是一方面。

    ”方新亭很坦然,“是我活在世上,总得留下个名字。

    ” 国家刚从一个混乱的时代走出来,与国外各项研究脱钩。

     再加上很多人不懂英语,完全看不懂英文文献和期刊。

     所以这个时代,想要获得高级职称是很容易的。

     把国外的知名期刊抄一下,写出“论文”,拿到单位,就能评高级职称。

     这种人,被称之为‘做理论研究’的。

     这个漏洞,直到八十年代末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才被堵上。

     方新亭如果能发表一篇亲手所写的、既不抄别人、也不翻译别人的文章。

     不给个高级职称,实在说不过去。

     方新亭拿出一份中文稿件:“这是中文原件,你看一下。

    ” 一千多字的稿件,路总编很快就看完了,微微颌首:“确实是一份讨论贫困学生的文章,这样的文章,确定能发表吗?” “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被发表。

    ”方新亭轻笑。

     1978年到1988年这十年时间,是中美蜜月期。

     这个时候,国人的文章很容易在美国发表。

     却由于语言不通和自卑,很多学者不敢出去,不敢发表文章。

     这是一个机遇! 上天白送的,他必须得抓住。

     见方新亭如此肯定,路总编微微颌首:“那我就静候佳音了。

    ” 路总编拿着笔记本:“这个真题册,也是准备发表吗?” “是准备发表的!”方新亭点头,“不知道路总编能不能帮着联系一下?我弄不来书号……” “这有什么难的?我们报社每年都有大量书号。

    ”路总编直接把笔记本放到自己的皮包,“回去,我帮你发表。

    ” 路总编是识货的人,这样的真题册,不管是在哪里发表,都能引起爆炸性的轰动。

     一旦发表,并且被证实确实有提高学习的功效,会在全国高中流行的。

     销售量,是很恐怖的。

     以神州教育报的名义发表,既能让自家报社赚笔钱,也能完成一次出书任务。

     想到此,路总编哈哈一笑:“时间差不多了,我得走了。

    ” “回头我给你寄合同,或者,给荥州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