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关灯
小
中
大
如果现实条件只能让一个人专心备考,那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黎想呢?人的本性会趋利避害,阎学军就算没想过,潜意识里也知道,考上大学的人才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阎学军确实在心里发誓,以后一定要让黎想过上好日子,但黎想又没开上帝视角,她怎么知道“好日子”什么时候才会来? 不过,凌穗岁也赞同李元庆刚才说的,阎学军确实有千万个缺点,却从没想过当负心汉。
在离婚后,他把所有积蓄都给了黎想,真的考上大学后也从补贴里省出一部分寄给她,只是黎想没要。
不管是原著还是剧本,对他的角色塑造都难以用一个标签概括。
李元庆表示,黎想和阎学军分开不是谁的错,就是性格不合造成的婚姻悲剧。
凌穗岁其实不这样想适配阎学军的妻子需要什么性格呢,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任劳任怨,愿意为丈夫无条件付出的“贤妻”吗? 他们两个最终会分开,根本原因是经济矛盾。
要是他们有房子,不用在阎家“寄人篱下”,黎想也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就不会有上述问题。
同理,凌穗岁认为,无论是阎家人或黎家人对他们的刻薄,根本原因也是没钱。
那个年代大家太穷了,多一个人的口粮都成了奢侈。
否则血脉亲人,何至于此。
剧本的改编也沿袭着这个思路,没有角色是天生的“极品”或“反派”,必须要和主角作对。
亲人锱铢必较、寸步不让的背后,是贫穷盘旋在两个家庭上空,难以挥散的阴影。
凌穗岁和李元庆讨论前期剧情时,宋灵珊偶尔会插两句,黄睿则是保持沉默,毕竟还没到陈海出场。
不过凌穗岁注意到,他虽然没开口说话,记笔记的动作却没停下过,而且是边记边点头,好像对他们的发言特别满意的样子。
黄睿的内心os确实是:终于遇到靠谱的、真的在研读剧本的剧组了! 要知道,他上一个刚拍完的戏,女主角都没怎么看过剧本,背台词和背课文差不多;上上个双男主戏更夸张,那个男演员看剧本时,还需要助理给他把某些字标上拼音!不然他不认识! 问题他们拍的又不是古装剧,他印象里也没有特别深奥的用词遣句,那个男演员怎么能文盲到这种程度! 苍天有眼,终于让他碰上好项目了。
黄睿打起精神,决定这部戏一定要好好拍。
这部剧虽然不是偶像剧,但以凌穗岁的剧粉盘和号召力,《浪潮之下》怎么也有热播打底,运气好说不定能小爆。
看演员和班底,冲奖也很有希望。
所以,他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只要能飞升,就再也不要和那些流量明星合作了!他们简直拉低了他的格调! 凌穗岁虽然不知道黄睿在想什么,但看他这个精神亢奋、斗志昂扬的状态,她就放心了。
宋灵珊之前联系上了浙江省委宣传部,浪潮拍摄工作获得了当地的大力支持,所以,原著的剧情在剧本里稍有变动。
小说中,女主是在h省摆摊赚到了第一桶金,这个情节在影视化改编中落地到浙江义乌,正好对应义乌1982年关于小商品市场的讨论。
编剧把女主的事业和当地经济发展相连,更符合“时代浪潮之下”的作品主题。
导演:“演员老师们请注意,因为取得了当地政府的帮助,所以唐编查到了更详细的资料,比如说工资水平、物价信息这些,有一点小调整,以最新版的剧本为准。
” “因为我们是同期声,为了之后不麻烦各位老师多补音,就尽量不要错吧。
” 几位演员点头,同期声就是边拍边录,听起来很方便,但麻烦程度未必比直接配音简单。
剧本讲到黎想创业部分,终于到陈海出场,黄睿该发言的时候了。
凌穗岁重点听了他对角色的分析理解,可以说是详略得当,非常全面。
有些应
阎学军确实在心里发誓,以后一定要让黎想过上好日子,但黎想又没开上帝视角,她怎么知道“好日子”什么时候才会来? 不过,凌穗岁也赞同李元庆刚才说的,阎学军确实有千万个缺点,却从没想过当负心汉。
在离婚后,他把所有积蓄都给了黎想,真的考上大学后也从补贴里省出一部分寄给她,只是黎想没要。
不管是原著还是剧本,对他的角色塑造都难以用一个标签概括。
李元庆表示,黎想和阎学军分开不是谁的错,就是性格不合造成的婚姻悲剧。
凌穗岁其实不这样想适配阎学军的妻子需要什么性格呢,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任劳任怨,愿意为丈夫无条件付出的“贤妻”吗? 他们两个最终会分开,根本原因是经济矛盾。
要是他们有房子,不用在阎家“寄人篱下”,黎想也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就不会有上述问题。
同理,凌穗岁认为,无论是阎家人或黎家人对他们的刻薄,根本原因也是没钱。
那个年代大家太穷了,多一个人的口粮都成了奢侈。
否则血脉亲人,何至于此。
剧本的改编也沿袭着这个思路,没有角色是天生的“极品”或“反派”,必须要和主角作对。
亲人锱铢必较、寸步不让的背后,是贫穷盘旋在两个家庭上空,难以挥散的阴影。
凌穗岁和李元庆讨论前期剧情时,宋灵珊偶尔会插两句,黄睿则是保持沉默,毕竟还没到陈海出场。
不过凌穗岁注意到,他虽然没开口说话,记笔记的动作却没停下过,而且是边记边点头,好像对他们的发言特别满意的样子。
黄睿的内心os确实是:终于遇到靠谱的、真的在研读剧本的剧组了! 要知道,他上一个刚拍完的戏,女主角都没怎么看过剧本,背台词和背课文差不多;上上个双男主戏更夸张,那个男演员看剧本时,还需要助理给他把某些字标上拼音!不然他不认识! 问题他们拍的又不是古装剧,他印象里也没有特别深奥的用词遣句,那个男演员怎么能文盲到这种程度! 苍天有眼,终于让他碰上好项目了。
黄睿打起精神,决定这部戏一定要好好拍。
这部剧虽然不是偶像剧,但以凌穗岁的剧粉盘和号召力,《浪潮之下》怎么也有热播打底,运气好说不定能小爆。
看演员和班底,冲奖也很有希望。
所以,他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只要能飞升,就再也不要和那些流量明星合作了!他们简直拉低了他的格调! 凌穗岁虽然不知道黄睿在想什么,但看他这个精神亢奋、斗志昂扬的状态,她就放心了。
宋灵珊之前联系上了浙江省委宣传部,浪潮拍摄工作获得了当地的大力支持,所以,原著的剧情在剧本里稍有变动。
小说中,女主是在h省摆摊赚到了第一桶金,这个情节在影视化改编中落地到浙江义乌,正好对应义乌1982年关于小商品市场的讨论。
编剧把女主的事业和当地经济发展相连,更符合“时代浪潮之下”的作品主题。
导演:“演员老师们请注意,因为取得了当地政府的帮助,所以唐编查到了更详细的资料,比如说工资水平、物价信息这些,有一点小调整,以最新版的剧本为准。
” “因为我们是同期声,为了之后不麻烦各位老师多补音,就尽量不要错吧。
” 几位演员点头,同期声就是边拍边录,听起来很方便,但麻烦程度未必比直接配音简单。
剧本讲到黎想创业部分,终于到陈海出场,黄睿该发言的时候了。
凌穗岁重点听了他对角色的分析理解,可以说是详略得当,非常全面。
有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