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关灯
    凌穗岁甚至大胆揣测,他们无非就是想蹭她的流量,最好多来点“凌穗岁配不配当评委”的争论,金龙电影节就能持续打开知名度,早日赶超金鸡百花,成为行业主流。

     别以为电影节、电影奖都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就算是多拉几个大佬抬咖,洗脑式营销行业地位,硬给自己脸上贴金,也得先让观众知道有这玩意存在吧。

     谷思则沉默片刻,他无法向凌穗岁保证这些事情不会发生。

    事实上,他觉得她的猜测很正确,身在娱乐圈的人,谁会不懂无利不起早。

     “但每个人都会有这个阶段。

    ”他略带无奈地说,“你比我幸运,你在年纪更小的时候,就拥有了入场券。

    ” 凌穗岁的回答是:“我确实比你幸运,但不在于得到了他们的垂青,而是因为我的老师是唐冰。

    ” “她受过这样的委屈,所以为我提供了更高的起点。

    谷老师,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暂时不急着去累计电影作品数量。

    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文艺创作者都是为观众服务,何必看重体裁和类型呢。

    ” 谷思则在电话另一边长长叹息。

     现在的年轻人……揭人伤疤还真是不留情面啊。

     凌穗岁都做好了谷思则对她好感度跌成零的准备,没想到去列表里一看,竟然涨到了七十。

     他这样,搞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但答应他是不可能的,凌穗岁的发展目标很明确。

     电影市场这么大,大家桥归桥,路归路,八仙过海各凭本事,她跟着唐冰混,不需要他们的认可,他们也别想着把她塞进某个评价体系去指指点点真以为自己是小说里搞垄断、可以随便封杀哪个明星的“大佬”啊? 好在,金龙电影节不打算和她玩三顾茅庐、三辞三让那套。

    应付完谷思则,凌穗岁很快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她可忙得很呢。

     明天她就要前往香江,后天《只有月亮经过》就开机了。

     对她来说,拍戏才是最累的工作。

    但凌穗岁有预感,乔欣彤这个很不一样的角色,能给她带来全新的体验。

     或者说,打开她的另一面?在之前剧本研读的时候,导演就一直说,让她放肆地表演,和她以前演过的角色反差越大越好。

     凌穗岁认真想了一下,她演过的角色有很多类型,但大多数都是偏秩序向,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和底线。

     而乔欣彤不能说她没有,只是在电影有限的时长里没有体现出来。

    毕竟她呈现给观众的那一面,就是无所顾忌、打破常规。

     导演的形容是,“你知道她不是个好人,你会反感,会警惕,但最后还是会无可救药地爱上她”。

     总之,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突破瓶颈的机会。

     ** 凌穗岁还是第一次参加香江电影的开机仪式,说实话,要拜的神比内地还多,什么关老爷,黄大仙……不胜枚举。

     经过许时龄科普,凌穗岁也知道了为什么要拜“摄像机神”。

     这个习俗其实是从港台传到内地,在早些年的胶片时代,如果摄影机出现“划片”现象,也就是摄影机的零件划伤胶片,那么整个剧组就相当于白拍了。

     拍过戏的都知道,这是多么恐怖的损失。

    但以前技术不够发达,不能完全杜绝此类事件,剧组就会用“拜神”的方式走一道程序,祈祷拍摄期间千万不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