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关灯
    齐萱:“我也了解过,很多经纪公司也不让年轻人谈。

    但那些年轻演员最经常拍的不就是偶像剧吗?不是说一定要谈过恋爱,才能拍爱情戏,好演员的想象可以补全体验的短板。

    但找一群明面上不准谈恋爱的人,专门去拍各种情情爱爱的戏,这就有点矛盾了。

    ” 齐萱说完后,孟玉和凌穗岁倒是没什么感觉,而唯一还不具备自由挑选题材能力的林雅涵感觉膝盖中箭,正在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她确实知道这节目的聊天内容没那么多限制……但齐萱老师上的强度也太狠了!简直是对流量们的无差别扫射啊。

     “感觉现在的机制都是在培养偶像,而不是演员。

    ” 齐萱继续直言:“大公司想打造一个知名偶像很容易,培养一个好演员很难。

    我这几年看流行的网剧,尤其是女主角的形象,好像都看不出差别的,你们有没有发现,影视角色中的女性形象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 凌穗岁接话:“很明显,很多剧本女主的性格大概率满足这几个条件。

    她长得最漂亮;她血缘上的身份最特殊;很多人都对她有所亏欠。

    ” 孟玉:“现代剧稍微好一点,对标流行的古装剧,尤其是仙侠剧,基本全中。

    尤其是最后一条,影视作品很喜欢塑造受害者女主形象,我理解这是为了戏剧的矛盾和冲突,但也意味着女主角时刻都属于被动地位。

    ” “我有时候看剧本,会有种微妙的感觉。

    如果没有欺负她的配角,或者是男主,那女主角的生活就是一成不变,那我的故事到底围绕着谁在转,我真的是主角吗?” 林雅涵已经忘记了吃,孟玉的话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之前无论是看剧,还是演戏,她都没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这是男编剧的普遍问题。

    ”凌穗岁说,“他们想象不到女主作为独立个体的主动意识。

    甚至很多女性创作者,无论是编剧还是ip的原著作者,只要是以性缘关系为主线的,都很少塑造主动去得到什么的女主。

    ” “女主的野心,或者说女主想要达成某件事的目的性,在影视故事中被严重削弱。

    这点其实是我刚才说的第三条,一定有很多配角对女主有所亏欠,她才能站在道德高地,但这无形之中给女主套上了必须本性温和顺从的枷锁,我不是很喜欢。

    ” “我也不喜欢。

    ”齐萱从锅里舀出点鲍鱼,“说回我们刚才的问题这种高度同质化的角色,对打造偶像是不是有利的呢?因为表演起来比较简单嘛。

    ” 凌穗岁摇头:“不会,这样对女演员是很吃亏的。

    ” “这种模糊化、标签化的设定,很难展现出角色的魅力。

    而且,偶像剧的受众大多数是女性,在性缘叙事里,人的注意力更容易放在异性身上。

    再模糊一下女角色,女演员就更难被看到了。

    ” 不过凌穗岁在心里说,这样对男演员就相对有优势了。

     她没有说出来,不是她怕得罪人,而是她说出来之后,被审判的不会是她,而是更年轻、更需要流量的女演员。

     孟玉补充:“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高度同质化的角色对演员年龄限制太大。

    ” “现在的女主角,普遍年龄都在十八到二十五岁之间,古装剧还有十五十六的。

    就算是仙侠剧,主角的年龄是什么几百,几千岁,看她的打扮依然是少女风格。

    ” “我三十多岁的时候,还在演十几岁的姑娘,有时候自己都觉得挺别扭。

    四十岁是个槛,过了这个年龄,就彻底和少女主角无缘了。

    之后要怎么办呢?” 孟玉抓住了好几次投资机会,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但不是每个女演员都能日赚208w,转型更是一道很难迈过的槛。

     她看向凌穗岁:“穗岁今年二十六?你比我强太多了。

    我二十六岁的时候,一门心思扎在市场热门题材里。

    当时没想那么多啊,就觉得自己还年轻,想多拍点能火的东西。

    ” 结果呢?她演了太多同质化的角色,表演也跟着套路化了。

     孟玉不后悔结婚生孩子,但没有好好选剧本,没有珍惜羽毛,是她表演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