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关灯
    某天凌穗岁录个活动物料,这种简单的事情都不需要助理帮忙,她自己架好相机就能拍。

    她搞定之后,意外发现冯荔也学着她的样子,对着相机镜头背诵宣传语。

     她完全没有半点在镜头前的紧张和青涩,凌穗岁在旁观者视角看她,甚至觉得她有几分如鱼得水。

     “但您想让她当童星吗?”凌穗岁问。

     齐萱沉默,她也不知道。

     在回家路上,凌穗岁突然想到,这是她出道的第十年。

     今年,她的作品获得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提名,她也见到了天赋异禀,和她相差二十四岁,完全是两代人的冯荔。

     她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她和唐冰、齐萱老师的年龄差,大概也是这样吧。

     “她不该叫我姐姐。

    ”凌穗岁笑了笑,“应该叫阿姨才对的。

    ” 或者以后叫老师也行? 第250章戛纳红毯,也是有区别的 即使在头等舱,乘坐国际航班也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戛纳当地没有机场,凌穗岁等人要在尼斯降落。

    她们出发当天没有直飞的票,只能到另一个城市转机。

     出发时,季照莹还在机场和粉丝自拍合照,精神状态非常饱满,等落地尼斯后,她就像是被抽干精气神的咸鱼,疲惫全写在了脸上。

     “我的热度只有三分钟。

    ”她恹恹道,“但我们飞了十几个小时。

    ” 凌穗岁还在想要怎么安慰她,激起她的斗志,夏天在旁边轻飘飘来了句: “机场有外国记者哦” 想想外媒图片那种锐化,那种死亡打光和角度,季照莹瞬间支棱起来,睁大眼睛看着镜子。

     凌穗岁给夏天手动点个赞,剧组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机场出来,全程都是镜头和闪光灯。

     在法国,凌穗岁还听到了不少用中文给她加油的声音。

    如果是留学生就不稀奇,但怎么有些人的“加油”听起来不怎么标准啊? 她朝某个方向望去,看到几个白人长相的年轻人正举着印有她头像的横幅,正面是凌穗岁,反面是她的英文名。

     “Lindsay,etboncourage!” 以凌穗岁略懂一点的法语水平,这句话应该是加油、祝她好运的意思。

     她微笑回道:“Merci.”(谢谢) 得到她的回应后,那边的粉丝更激动了。

     凌穗岁上车后才知道,原来她在法国也有粉丝团,规模还不小。

     比如今天粉丝们会来接机,就是由留学生主导,很多本地人也报名响应。

    追星这件事,在全世界都一样。

     “想要国际影响力,还是得看电影。

    ”跟在她身边的张玟说,“昭将都是三年前的作品了,外国的观众依然记得你。

    ” 但是,电影和电影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商业和艺术价值,总得占一头,才能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

     作为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影片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