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关灯
    么可能放过这个凌穗岁。

     听她的语气,大概是已经谈妥了。

    就是不知道是哪家电影制片厂,开出了能让她心动的条件。

     尽管凌穗岁不是他的学生,但看到自己曾帮助过的幼鸟,如今已变成振翅高飞的雌鹰,彻底坐稳了“国际巨星”的位置,吴华翰还是很为她感到欣慰和骄傲。

     又过了一会,剩下四位演员也到齐了。

     大家拿出了各自的剧本,针对剧本中的交集事件展开讨论。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除凌穗岁外,每个演员拿到的剧本都是片段式的,只有自己角色的视角。

     这里不仅指角色的语言动作,也包括在剧情里,角色应该知道的故事。

    至于视角受限,不应该知道的部分,就没有相关内容。

     “感觉像是在玩沉浸式剧本杀啊。

    ”有演员调侃道,“我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他吃双边信息。

    云筝这里要听一手,吴老师演的宰相那边也要掺一脚。

    我都有点分不清,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 很难说这个角色属于哪个阵营,更贴切的形容应该是利己者。

    哪边好处更多,他就往哪边倒,帮助主角时真心实意,搞背刺时也相当顺手。

     可你说他有没有大义呢?也有的,在剧本里,云筝对他的评价就是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可以共患难,但情况稍微好转一点,就很难共富贵。

     “我们这屋子里没有坏人。

    ”吴华翰悠悠道,“在座的都是国朝栋梁,陛下的肱骨重臣,哪里就分好坏了。

    ” 这话说得就很切题大家都是搞政治的,大染缸里捞不出真正的白布。

    云筝是主角,她就是好人吗?以现代人的道德观,那必然不能算。

     这种“全员不完美,一切为了利益”的政斗氛围让演员们跃跃欲试,虽然在戏份上,凌穗岁是绝对的主角,但从剧情的发展来看,谁都不是只为了衬托她而存在的配角。

     他们各有立场,为她提供过帮助,制造过障碍,盟友和敌人的反复转化就在因利势导的瞬息之间。

     吴华翰对自己即将扮演的角色很满意,他还听说,宰相的部分剧本专门找了另外一位编剧来写。

     凌穗岁:“是的,是我们的唐编剧特意要求的。

    尤其是后期和女主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部分,她邀请了另一位编剧共同创作,而且她全程都是以宰相的立场和对方讨论。

    ” 直到完稿时,另一位编剧才知道,原来这部剧的主角是云筝啊。

     唐宝说过,权谋不精彩通常只有两方面的原因,主角不聪明,或者对手不聪明。

     她耗费了大量心血在云筝身上,写宰相的行动时,难免会下意识思考,他这么做之后云筝能扛得住吗?写云筝的行动时,她又会受自己的“完美策略”影响,很难想到宰相的有力反击。

     但这样是不行的,主角的优秀程度其实和对手的优秀程度挂钩。

    战胜过天才,大家认你也是天才;战胜过三岁小孩,路边的蚂蚁都懒得多看你一眼。

     所以,唐宝请了很多编剧来集思广益。

    如果她不说,记者挨个去采访编剧组的成员,在关于“如梦令主角是谁”的答案上会有很多个声音。

     这就是唐宝想达成的效果,凌穗岁也乐见其成。

    群像剧,必须是每个角色都精彩才好看。

     这场小组围读会开了两个小时,大家吃了点补充能量的零食,凌穗岁准备换场地了。

     “老师们暂时不用动。

    ”她说,“你们继续聊吧,或者可以休息会。

    大概十二点会发餐食,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提前吃。

    我今天要开六个组会,就先去那边了。

    ” 六个组会?吴华翰记得,他这一路走过来也就见过四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