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关灯
小
中
大
对于《如梦令》,我的心情一直有些复杂。
开播当天,我就为它充了svip,每天都准时蹲更新。
无论是谁问我这部剧好不好看,我都说特别好看,强烈推荐。
不过,打从心底里,我并不是很喜欢它。
“精彩”是客观描述,“喜爱”是我的内心倾向。
我在追更时说不上来为什么,直到我又去重刷第一集,心中才隐约有了答案。
之前凌穗岁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塑造一个角色,并让观众陪伴与见证她的成长。
就像种下一颗种子,我们看着它破土发芽,成长为茁壮的大树。
但《如梦令》不是这样的。
刚出场的云筝,是一个很鲜活的角色,然而随着剧情推进,她好像被慢慢杀死了。
在故事最初,她是战场上亲冒矢石的猛将,世人笑她女子之身,偏偏她手中一把红缨枪,杀出了自己的血路,也杀得敌军闻风丧胆。
凌穗岁的打戏不必多说,我不懂枪法,也不懂武功,在技术分析领域就不献丑了。
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最直接能感受到的,就是穿过屏幕和次元的热血。
她的每一次进攻,每一次交锋,都让我浑身的血液跟着沸腾起来,恨不得能冲进战场,随她一道厮杀。
我不考虑成功,也不畏惧失败,唯一的念头就是只要跟着她,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愿意。
云筝就是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凌穗岁的演技为这份孤勇添上一层鼓舞人心的光环,让人忘记了现实的所有,满眼满心都是大放光芒的云筝。
说云筝是她的人生角色,百分之八十的剧粉都是打戏入坑,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前几集的云筝真的特别爽,不止在战场上杀敌爽,和官员打嘴炮怼遍平城爽,想尽办法哪怕是坑蒙拐骗弄来粮食也爽。
她就是这么天不怕地不怕,浑身散发着被逼到绝境后敢于逆流而上,逆风翻盘的人格魅力。
为了活命,为了守城,她什么都豁得出去。
我为她喝彩,为她提心吊胆,内心深处也向往着像她这样轰轰烈烈地活一回。
我爱上云筝了,之后呢? 她打下了一块地盘,她掌握了一支军队,她还获得了百姓的拥戴。
虽然敌军依旧猖獗,朝廷只会拖后腿,但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除了,云筝不再是从前的云筝了。
她开始惜命,开始多疑,她不再意气用事,随时准备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豪赌。
她变成了一个执棋者,在意的不是几个子的得失,而是整个棋盘的大局。
对于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来说,以上特质无疑是好事。
她惜命并非贪生怕死,而是在她死后无人能接任她的位置,她此前的所有努力将会瞬间化为泡影;她多疑是因为蛋糕做大了,利益面前人心会变,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云筝并非常胜将军,她也打过败仗。
她遇到过最坏的局面,就是己方士兵溃逃,亲卫全部牺牲,只有她一个人活了下来,回到她的大本营。
这场戏当时被称为“如梦令全剧最虐的一段”,虽然这个记录后面被其它情节打破,但我每次回想起来,心脏还是有点抽痛。
极致的悲伤和怒火并不需要靠吼叫来表现,她只是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流淌,就像是没拧紧的水龙头,泪珠源源不断往下掉。
泪水只是她的生理反应,忍耐才是占据她全部心神的情绪。
她就像一只困在牢笼里的猛兽,拼了命想要冲出笼外。
即使不调动守军,即使孤身一人,她也会用自己的本能厮杀到最后一刻,只为了啃咬下敌人的血肉,完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复仇。
在凌穗岁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演员的演技可以好到这种程度。
镜头每次给她特写,我的身体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颤抖,心里有个声音跟着呐喊:“做点什么!什么都可以!”
开播当天,我就为它充了svip,每天都准时蹲更新。
无论是谁问我这部剧好不好看,我都说特别好看,强烈推荐。
不过,打从心底里,我并不是很喜欢它。
“精彩”是客观描述,“喜爱”是我的内心倾向。
我在追更时说不上来为什么,直到我又去重刷第一集,心中才隐约有了答案。
之前凌穗岁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塑造一个角色,并让观众陪伴与见证她的成长。
就像种下一颗种子,我们看着它破土发芽,成长为茁壮的大树。
但《如梦令》不是这样的。
刚出场的云筝,是一个很鲜活的角色,然而随着剧情推进,她好像被慢慢杀死了。
在故事最初,她是战场上亲冒矢石的猛将,世人笑她女子之身,偏偏她手中一把红缨枪,杀出了自己的血路,也杀得敌军闻风丧胆。
凌穗岁的打戏不必多说,我不懂枪法,也不懂武功,在技术分析领域就不献丑了。
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最直接能感受到的,就是穿过屏幕和次元的热血。
她的每一次进攻,每一次交锋,都让我浑身的血液跟着沸腾起来,恨不得能冲进战场,随她一道厮杀。
我不考虑成功,也不畏惧失败,唯一的念头就是只要跟着她,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愿意。
云筝就是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凌穗岁的演技为这份孤勇添上一层鼓舞人心的光环,让人忘记了现实的所有,满眼满心都是大放光芒的云筝。
说云筝是她的人生角色,百分之八十的剧粉都是打戏入坑,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前几集的云筝真的特别爽,不止在战场上杀敌爽,和官员打嘴炮怼遍平城爽,想尽办法哪怕是坑蒙拐骗弄来粮食也爽。
她就是这么天不怕地不怕,浑身散发着被逼到绝境后敢于逆流而上,逆风翻盘的人格魅力。
为了活命,为了守城,她什么都豁得出去。
我为她喝彩,为她提心吊胆,内心深处也向往着像她这样轰轰烈烈地活一回。
我爱上云筝了,之后呢? 她打下了一块地盘,她掌握了一支军队,她还获得了百姓的拥戴。
虽然敌军依旧猖獗,朝廷只会拖后腿,但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除了,云筝不再是从前的云筝了。
她开始惜命,开始多疑,她不再意气用事,随时准备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豪赌。
她变成了一个执棋者,在意的不是几个子的得失,而是整个棋盘的大局。
对于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来说,以上特质无疑是好事。
她惜命并非贪生怕死,而是在她死后无人能接任她的位置,她此前的所有努力将会瞬间化为泡影;她多疑是因为蛋糕做大了,利益面前人心会变,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云筝并非常胜将军,她也打过败仗。
她遇到过最坏的局面,就是己方士兵溃逃,亲卫全部牺牲,只有她一个人活了下来,回到她的大本营。
这场戏当时被称为“如梦令全剧最虐的一段”,虽然这个记录后面被其它情节打破,但我每次回想起来,心脏还是有点抽痛。
极致的悲伤和怒火并不需要靠吼叫来表现,她只是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流淌,就像是没拧紧的水龙头,泪珠源源不断往下掉。
泪水只是她的生理反应,忍耐才是占据她全部心神的情绪。
她就像一只困在牢笼里的猛兽,拼了命想要冲出笼外。
即使不调动守军,即使孤身一人,她也会用自己的本能厮杀到最后一刻,只为了啃咬下敌人的血肉,完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复仇。
在凌穗岁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演员的演技可以好到这种程度。
镜头每次给她特写,我的身体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颤抖,心里有个声音跟着呐喊:“做点什么!什么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