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关灯
    有人说大侠命运多舛,生活充满磨难,也有人说大侠不珍惜好日子,偏要去舞刀弄枪。

    在他们的描述中,大侠是善良的,友好的,乐于助人的,但同时又是自私的,薄情的,心狠手辣的。

     江湖人士引论纷纷,大侠此人实在古怪。

    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才能得到这么多矛盾冲突,截然相反的评价? 历经千辛万苦,徒弟终于带他们找到了大侠的家人。

     他们翻遍了这家的族谱,尽可能结合所有打听到的信息去描述,却怎么都无法对应上大侠的具体姓名。

     这个朝代并不太平,先是兵荒马乱,又是天灾人祸,家族里与大侠熟悉的人早已死去,还活着的人,对大侠的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

     没人能找到大侠的名字,各门派心思浮动,再也维持不住公平竞争的友好表象。

    一件很小的事引发了冲突,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既然立碑的事不可能完成,没有人能在道义上完美地获得功法秘籍,那就没必要再装下去了。

    按江湖的规矩来,谁的拳头大,功法就归谁。

     至于大侠的遗愿,徒弟的想法……根本就不重要。

    一个孤女而已,还能翻得过天去?给口饭吃,把她养到嫁人就算是仁慈了。

     他们在打打杀杀,而被所有人遗忘的徒弟,悄悄地点燃了引线。

     她这一路上都在收集制作火药的材料。

    下一秒,杀红眼的江湖人士和被他们选做战斗地点,肆意破坏的宗祠,共同被炸上了天。

     此时回忆倒叙,神秘的大侠终于在徒弟面前揭下了面纱。

     她是女子。

    一个没有名字,不会出现在族谱上的女子。

    江湖人士出于贪欲而奔赴的,注定是一场没有答案的亡命之旅。

     评委们所理解的叙诡,就是各门派始终按照男性的身份去寻找大侠的名字,因为他们全都是男性。

    即使徒弟是女孩,他们也从没考虑过大侠是女子的可能性。

     女人怎么会武功高强呢?季书妍扮演的徒弟,在他们看来身份更像是“大侠的侍女”,只是被安个弟子的名号,毕竟她根本就不会武功。

     说到这里,凌穗岁还给其他评委解释,为什么大侠是女子,别人就很难知道她的名字。

     这里面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没取,一种是没人记得。

     前者的情况很好理解,武侠的时代背景是古代,很多女人用不到名字。

    她们在家时是x姑娘,x丫头,出嫁后是x家妇,x氏,有了孩子之后,就是xxx的娘。

     至于后者,凌穗岁就拿自己演过的角色举例子。

    平阳昭公主就是一个名字没有流传下来的将军,而且在很多版史书中,她的战功被挪到其他人身上,她本人的存在被直接抹去了。

     凌穗岁接着说:“我认为导演没有真的在叙诡,只是在这种武侠环境,在江湖门派出场的侠客基本都是男性的情况下,观众先入为主,认为大侠的第一性就是男性。

    如果没有特别强调是女侠,那大侠听起来就是一个男人。

    ” 她提到了“社会第一性”的相关话题,几位评委若有所思。

     凌穗岁认为侯元枫没有叙诡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侯导并没有暗示大侠是男人。

    在《大侠的遗产》里,众人对大侠的回忆中,其实并不带有任何性别色彩。

     他们说大侠的武功,说大侠的性格,说大侠的为人处世……侯元枫从来没有主动模糊过大侠的性别,从未往任何男性特点上引导,她对大侠的描绘充满江湖气息,也非常中立。

     只是,如果在一段线条上的两方所占的长度并不相同,选择中立就意味着站在了更长的这一边。

     凌穗岁还给评委们解释,在汉语里,代表女人的“她”和代表男人的“他”是同一种发音,这种第三人称代词提高了各门派找人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