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关灯
    含巧的声音响起,抚琴慢慢回过神来,伸手接过那盏热气腾腾的燕窝,她执起银匙轻轻搅动,袅袅热气中飘来一丝若有似无的甜香。

     可不知为何,这珍贵的美味在她嘴里却尝不出多少滋味,满脑子仍是端妃的话和众人各异的心思。

     郑州官道·暴雨第七日 太子勒紧缰绳,胯下骏马在泥泞中不安地踏着蹄子。

    眼前浑浊的洪水已漫过官道界碑,漂浮的稻草堆上竟蜷缩着个面色青紫的婴孩。

    随行的户部侍郎惊呼出声,太子却已甩开斗篷跃入水中。

     "殿下不可!"侍卫长扑上来阻拦,"水下暗流" 话音未落,太子玄色蟒纹靴已没入黄浊的洪水。

    刺骨的寒意顺着腿骨攀上来,水下碎石不断撞击胫甲。

    当他托起那个冰凉的小身子时,才发现连着孩子的襁褓绳另一端,还系着个早已气绝的妇人。

     "全军听令!"太子将孩子裹进自己尚带体温的外袍,声音压着雷霆,"即刻征调沿岸所有漕船,优先救妇孺!" 忙碌了整整一天,尽管众人拼尽全力,可救起的百姓却寥寥无几。

    洪水来势汹汹,无情地吞噬着一切。

    湍急的水流、复杂的地形,每一个因素都在阻碍着救援的脚步。

     天色渐暗,太子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营地,营帐内,灯火摇曳,映照出他憔悴的面容。

     他刚坐下,还未喝上一口热茶,便瞧见帐帘外,一会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的小男孩正被侍卫拦住,他隐约听见什么饿,没有吃的,之类的字眼,心中暗想,营中的赈灾粮这就吃完了吗? 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念头,想去难民营看看那些受灾的百姓。

     腐臭味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

    太子踩着没踝的淤泥走进草棚,角落里躺着个双腿溃烂的老汉,正用破碗接棚顶漏下的雨水。

     "老丈可领了赈灾粮?" 老汉浑浊的眼珠转了转,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随行太医连忙上前把脉,却在掀开破絮时倒吸凉气老人腰腹间赫然是道溃烂的鞭伤。

     "官爷们发粮时..."老汉每说半句就要喘上许久,"说要...先交地契..." 太子指节捏得发白。

    他认得这种伤口,是军中特制的九节鞭。

    转身时,他披风衣角突然被拽住。

    那枯枝般的手指上还沾着泥浆:"大人...我孙女...被水冲走前...说朝廷会来人..." 暴雨砸在草棚上的声响吞没了尾音。

    太子单膝跪地握住那只手,发现老人瞳孔已经散了,却仍固执地望着官道方向。

     "简直荒谬!"太子将名册重重摔在案上,"郑州府库账面上存粮五万石,实际竟不足八千!" 油灯将太子疲惫的身影投在帐布上。

    他正用纱布缠裹掌心伤口那是白日搬运粮袋时磨出的血泡。

    案头摆着三份截然不同的灾情奏报:郑州知府称"灾情可控",钦天监预报"暴雨将持续",而他们亲眼所见是... 帐外突然传来骚动。

    亲卫押着个五花大绑的粮官进来,那人官服前襟还沾着酒渍:"下官冤枉啊!那些粮食是...是..." "是准备运往江南卖高价的。

    "太子平静地接话,从证物箱中取出本暗账,"你可知为何孤能这么快查到?"他忽然将账册砸向对方面门,"因为饥民已经开始吃观音土了!" 暴雨声中,侍卫听见太子声音里罕见的颤抖:"即刻将此人吊在赈灾棚前。

    传令各州府,凡克扣赈灾粮者,立斩不赦。

     第四十六章 抚琴眼看着肚子渐大,原先的衣服腰身也窄了,含烟带着几个小宫女便准备着给抚琴做几身宽松的衣裳。

     “良媛,您瞧瞧这些料子。

    ”含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