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关灯
小
中
大
"是,奴才记下了。
"德安恭敬地答道,随即又请示道:"主子,若是药铺存货不足,奴才可否去城外药农处直接收购?" 抚琴眼前一亮,赞许地点头:"这个主意甚好。
城外药农的药材更新鲜,价钱也公道。
不过..." 她略一沉吟,"你们出城时要格外小心,最近城外流民渐多。
" 德安会意,低声道:"奴才省得。
奴才与德旺都会换上便装,扮作寻常富户家的小厮。
" 这时,含巧已经将银两清点完毕,用布包裹好。
抚琴最后叮嘱含巧道:"记住,若遇到任何变故,立即回来禀报,切莫逞强。
" "良媛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含巧回答后又恭敬的行了一礼,这才躬身退下。
待德安退下后,含烟忍不住问道:"主子为何这般信任德安?他毕竟..." 抚琴轻叹一声:"如今咱们能用的人手有限。
德安识文断字,又懂得变通,最重要的是..."她望向窗外,"我观他眼神清明,不似那等奸猾之人。
" 刘嬷嬷在一旁插话道:"老奴也观察这德安有些时日了。
他每日当值时从不偷懒,与其他太监相处也颇有分寸。
" “嗯嗯。
”抚琴听刘嬷嬷说完,内心更是放心了不少,只是这些东西,该怎么要交给殿下呢? 雨终于停了。
浑浊的洪水退去,露出被淤泥覆盖的田野,折断的树木横七竖八地倒伏在泥泞中,偶尔还能看见被冲垮的房屋残骸,半埋在土里,像一座座无言的坟。
太子站在高处,望着远处渐渐恢复生机的土地,眉间的凝重却未减半分。
“殿下,堤坝已加固完毕,灾民安置也已妥当。
”郑州府衙通判上前禀报,原先的知府和同知被革职,暂时把他提了上来,他声音里透着疲惫,却也带着几分松快。
太子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营地。
灾民们排着长队,等待领取朝廷发放的粮食和御寒的衣物。
几个半大的孩子,赤着脚在泥地里跑,似乎已经忘记了前几日的恐惧。
“粮食可还够?”太子问。
“回殿下,各州调拨的赈灾粮已陆续运到,加上民间富户的捐赠,勉强能撑过这个冬天。
” 太子沉默片刻,又问:“那些被冲毁的房屋,何时能重建?” “这……”郑州通判面露难色,“眼下附近地方都受损严重,重建不易,恐怕要等到开春。
” 太子眉头微皱,目光落向远处一群正在搭建临时窝棚的灾民。
他们用树枝和茅草勉强搭起遮风挡雨的棚子,可这样的住处,如何熬过寒冬? “传令下去,”太子沉声道,“调拨军中帐篷,优先安置老弱妇孺。
另外,命工部即刻派人勘测受灾村落,拟定重建方案,不得延误。
” “是!”通判连忙应下。
这时,赵鹰满头大汗,匆匆跑来:"殿下,下游又打捞上来十几具尸体,都是被洪水冲走的灾民。
" 太子眼神一沉:"尸体现在何处?" "暂时安置在河滩边的临时义庄,只是..."赵鹰欲言又止,"现在这天气,尸体已经开始发臭,属下担心..." "疫病。
"太子冷声接道,转身大步走下瞭望台,"带孤去看看。
" 还未走近,一股刺鼻的腐臭味便扑面而来。
简陋的草棚下,几十具尸体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已经被水泡得肿胀发白,有的则面目全非。
几个戴着面巾的差役正在用石灰撒在尸体周围。
"德安恭敬地答道,随即又请示道:"主子,若是药铺存货不足,奴才可否去城外药农处直接收购?" 抚琴眼前一亮,赞许地点头:"这个主意甚好。
城外药农的药材更新鲜,价钱也公道。
不过..." 她略一沉吟,"你们出城时要格外小心,最近城外流民渐多。
" 德安会意,低声道:"奴才省得。
奴才与德旺都会换上便装,扮作寻常富户家的小厮。
" 这时,含巧已经将银两清点完毕,用布包裹好。
抚琴最后叮嘱含巧道:"记住,若遇到任何变故,立即回来禀报,切莫逞强。
" "良媛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含巧回答后又恭敬的行了一礼,这才躬身退下。
待德安退下后,含烟忍不住问道:"主子为何这般信任德安?他毕竟..." 抚琴轻叹一声:"如今咱们能用的人手有限。
德安识文断字,又懂得变通,最重要的是..."她望向窗外,"我观他眼神清明,不似那等奸猾之人。
" 刘嬷嬷在一旁插话道:"老奴也观察这德安有些时日了。
他每日当值时从不偷懒,与其他太监相处也颇有分寸。
" “嗯嗯。
”抚琴听刘嬷嬷说完,内心更是放心了不少,只是这些东西,该怎么要交给殿下呢? 雨终于停了。
浑浊的洪水退去,露出被淤泥覆盖的田野,折断的树木横七竖八地倒伏在泥泞中,偶尔还能看见被冲垮的房屋残骸,半埋在土里,像一座座无言的坟。
太子站在高处,望着远处渐渐恢复生机的土地,眉间的凝重却未减半分。
“殿下,堤坝已加固完毕,灾民安置也已妥当。
”郑州府衙通判上前禀报,原先的知府和同知被革职,暂时把他提了上来,他声音里透着疲惫,却也带着几分松快。
太子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营地。
灾民们排着长队,等待领取朝廷发放的粮食和御寒的衣物。
几个半大的孩子,赤着脚在泥地里跑,似乎已经忘记了前几日的恐惧。
“粮食可还够?”太子问。
“回殿下,各州调拨的赈灾粮已陆续运到,加上民间富户的捐赠,勉强能撑过这个冬天。
” 太子沉默片刻,又问:“那些被冲毁的房屋,何时能重建?” “这……”郑州通判面露难色,“眼下附近地方都受损严重,重建不易,恐怕要等到开春。
” 太子眉头微皱,目光落向远处一群正在搭建临时窝棚的灾民。
他们用树枝和茅草勉强搭起遮风挡雨的棚子,可这样的住处,如何熬过寒冬? “传令下去,”太子沉声道,“调拨军中帐篷,优先安置老弱妇孺。
另外,命工部即刻派人勘测受灾村落,拟定重建方案,不得延误。
” “是!”通判连忙应下。
这时,赵鹰满头大汗,匆匆跑来:"殿下,下游又打捞上来十几具尸体,都是被洪水冲走的灾民。
" 太子眼神一沉:"尸体现在何处?" "暂时安置在河滩边的临时义庄,只是..."赵鹰欲言又止,"现在这天气,尸体已经开始发臭,属下担心..." "疫病。
"太子冷声接道,转身大步走下瞭望台,"带孤去看看。
" 还未走近,一股刺鼻的腐臭味便扑面而来。
简陋的草棚下,几十具尸体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已经被水泡得肿胀发白,有的则面目全非。
几个戴着面巾的差役正在用石灰撒在尸体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