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关灯
    琴怀孕给静兰轩添了好几个人,如今两个孩子一落地,伺候的乳娘宫女们就更多了。

     抚琴原先只怕人数太多不合规矩,她们毕竟是在东宫里住着,说到底还没出皇宫呢,这么扎眼,难保别人知道了会弹劾太子过于骄奢。

     但太子却根本不在乎这个,他宠就会让所有人都知道,根本不会在乎所谓的规矩,这点从他接连处置夏氏和魏氏就看出来了。

     新年就这样过去了,抚琴坐月子是一步都没出门,更不用说守岁跟过节了,两个孩子也是一天一个样,说来也怪,女儿冬儿虽说出生的时候跟她哥哥不差多少,可后面长得可猛了,看着倒像是比哥哥大了一圈。

     等好不容易出了月子,抚琴也终于能梳洗了,这个月子虽说累不着她,可不能出门不能沐浴也实在是太难熬了。

     刚满月,太子就准备张罗着给孩子办个满月宴,洗三的时候因着孩子太小,只草草办了,如今满月可不能再含糊了,只不过一切跟后院的抚琴似乎也没多大关系,满月宴有专人操办,她只需安心待在屋里就行了。

     正当她歪在榻上逗弄孩子时,德安急匆匆跑来:"主子!端妃娘娘派人传口谕,已到静兰轩外了!" 抚琴心中一惊,端妃娘娘有什么事应该会跟太子说啊,怎么会特地派人来她这里。

     “快快有请。

    ”抚琴也不敢耽误,由宫人伺候着换上一件得体的烟霞色襦裙,一月未出门,身子竟有些发虚。

    深吸一口久违的新鲜空气,她稳了稳心神往正殿走去。

     来到正殿,只见一位身着紫袍的公公恭立殿中,手中托着鎏金漆盘,上头搁着对羊脂玉长命锁。

     抚琴连忙跪下接旨,只听那太监扬声道:"端妃娘娘口谕,叶氏良媛,贤良淑德,诞育皇嗣有功,赏南海明珠十二斛、东珠镶金凤钗一对、蜀锦百匹、赤金缠枝八宝镯两副,望尔恪守宫规,绵延皇室血脉!" "嫔妾叩谢娘娘恩典。

    "抚琴重重磕下头去,刚一起身时她腿一软,险些栽倒,含巧连忙手疾眼快的扶住她。

     公公笑眯了眼,又道:"三日后巳时,娘娘要见小皇孙和小郡主。

    "话音刚落,殿外便传来脚步声,几个宫人抬着朱漆描金箱笼鱼贯而入。

    箱笼打开,金丝绣着鸾鸟的锦缎在烛火下泛着粼粼华光,南海明珠颗颗圆润饱满,晃得人睁不开眼。

     “多谢公公来跑这一趟。

    ”抚琴说完,含巧顺势递给了那公公一个大荷包,公公接过掂量了一下,笑容更盛:"您这福气,真是旁人羡慕不来!龙凤双生,连皇上都惊动了!听说这几日内阁拟了好些名字,圣上都不满意,说是要亲自给小皇孙赐名呢!" 抚琴指尖微微发颤,强撑着笑意福身:“能得皇上垂爱,是孩子们的造化。

    还请公公回宫时替我向娘娘转达谢意,三日后定准时带孩子请安。

    ” 话毕又转头吩咐含巧,“去库房取两匹新贡的云锦,给公公路上添件衣裳。

    ”见公公眉开眼笑地告退,她才松了口气,三日后觐见,不知道端妃娘娘想要做什么,但愿只是单纯的想看看两个孩子。

     第六十五章 寅时三刻,天边才泛起一丝鱼肚白,静兰轩内已是灯火通明。

    抚琴坐在妆台前,含巧正为她梳着发髻。

    铜镜中映出她略显苍白的脸色,眼下还带着淡淡的青影。

     "主子,用些胭脂吧。

    "含巧取来一个胭脂盒,"您这几日都没睡好。

    " 抚琴轻轻摇头:"不必了,端妃娘娘最不喜浓妆艳抹。

    "她伸手抚过妆台上的东珠镶金凤钗,这是三日前端妃赏赐的物件之一。

    今日特意选了这对凤钗中的一支,既显庄重,又不至于太过招摇。

     窗外飘着寒风,刘嬷嬷抱着两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襁褓进来:"主子,小主子们都准备好了。

    "抚琴连忙起身,亲自检查孩子们的衣着。

    冬儿裹着杏黄色云纹锦缎,晨晨则是靛青底绣银线螭纹,连压襟的玉坠子都换了新的"长命百岁"锁。

     "这外面的天气…….."抚琴忧心忡忡地望着窗外。

     "轿子都备好了,四周都用厚毡子围得严严实实。

    "刘嬷嬷宽慰道,"老奴还让人在轿子里放了两个暖炉。

    " 正说着,德安匆匆进来:"主子,太子殿下派人来传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