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关灯
    太子轻叹一声,明明已经下定了决心,想逼着抚琴学会自保,可此刻看她哭得像个受惊的小兽,太子只觉心如刀绞。

     "是孤不好。

    "他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低沉,"以后不会了。

    " 窗外忽然传来夜枭的啼叫,抚琴下意识往他怀里缩了缩。

    太子顺手拢紧她肩头的狐裘,起身推开半扇窗。

    寒风卷着梅香扑进来,他望着夜色喃喃道:"明日起,我会让暗卫二十四时辰守在你身边。

    晨晨和冬儿的奶娘也都换作信得过的人。

    " "可您明明想让我自己解决..."抚琴声音发闷。

    她想起午后在梅林里,太子故意顺着她的话去折梅枝,那时就该明白,这一切都是他默许的局。

     太子转身时,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屏风上,竟显得有些单薄。

    他重新坐回榻边,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心口:"我后悔了。

    " 这句话惊得抚琴睁大眼,只见他郑重地与她额头相抵,"若早知你会这般害怕,我便是学汉武帝,打造一座金屋将你藏起来又有何妨?" 泪水突然决堤,抚琴埋首在他胸前,想起这三日的担惊受怕,又想起在锦华阁内被抱走晨晨和冬儿的恐惧,一下子泣不成声。

     "别哭,再哭伤口该疼了。

    "太子的声音带着哄劝,指腹轻轻擦去她的眼泪,却不想越擦越多。

    最后索性将人整个圈在怀里,下巴蹭着她的发旋,"一会咱们去看晨晨和冬儿,他们定是想娘亲了。

    " 抚琴抽噎着点头,听见他在头顶低语:“往后若再有人敢动你,不必跟他们费心思。

    ”。

     温热的吻落在她发间,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告诉我便是,我自会让他们知道,动了我的人,该付出怎样的代价。

    ” 第六十八章 睿王在锦华堂内来回踱步,紫金蟒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青砖,发出沙沙的声响。

    窗外飘着细雪,殿内的炭盆烧得正旺,却驱散不了他眉宇间的阴鸷。

     "母妃,父皇的身体究竟如何了?"他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直视端妃。

    烛光下,那双与太子如出一辙的凤眼里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端妃手中佛珠一顿,抬眼看向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晟儿,太医说只是风寒,静养些时日便好。

    " "风寒?"睿王冷笑一声,猛地拍案而起,"母妃还要瞒我到何时!父皇已经三日未上朝了,连除夕宫宴都推了!" 端妃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惊得手中茶盏一晃,几滴茶水溅在绣着金凤的衣袖上。

    她深吸一口气,示意身旁的嬷嬷退下,待殿门关上才低声道:"晟儿,听母妃一句劝,别再想着那个位置了。

    " 睿王瞳孔骤缩,不可置信地盯着自己的母亲:"母妃这是何意?" "你哥哥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朝中大臣皆心向他。

    "端妃起身,想拉住儿子的手却被避开,"母妃不想看到你们兄弟同室操戈啊!" "同室操戈?"睿王突然大笑,笑声中透着刺骨的寒意,"若不是太子哥哥把我在冀州的事捅到父皇面前,他能越过我当上太子?"他猛地掀翻案几,茶具碎了一地,"明明我才是更得父皇欢心的那个!他一个瘸子,也配跟我争!" "晟儿!"端妃厉声喝止,保养得宜的脸上闪过一丝惊慌,"慎言!" 睿王却充耳不闻,一把抓住端妃的手腕:"母妃,您看看我!"他指着自己腰间玉佩上刻的"晟"字,"父皇给我取名'晟',是希望我如日方升!而太子呢?'显',不过是希望他安分守己罢了!" 端妃被他这番话说得心头一震,想起当年皇上为两个儿子取名时的情景,确实... 见母亲神色动摇,睿王突然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母妃,孩儿求您了!只要您帮我这一回,待孩儿登上大位,定让您做这天下最有实权的太后!" "你..."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