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皮作坊、银作坊叮叮咣咣声不绝于耳的门前经过,从花铺、扇铺、手帕铺热闹非凡的门前经过,从碧眼胡商、西洋珍奇和摩肩接踵、轮毂相接的黎朝百姓身旁经过。

     四方万民汇聚,终日热闹繁华。

     别说太子这个没见过世面的,朱挽宁都忍不住好奇地掀着帘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子脚下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图卷。

     繁华浮人心,好几次太子嚷嚷着要下去了,朱挽宁都是掐着自己的手掌逼迫自己冷静下来,牢记自己的初心,是保住这份安宁的繁华。

     驶过闹市区,窗外的景象渐渐冷清,行人的着装和神情都有了很大变化,不再是闹市区里逛街的人们那样神采奕奕,太子眼瞧着没了趣味,失望地放下帘子。

     朱挽宁却没有,她的脑子冷却下来,盯着那些神情麻木,营养不良的行人在思考着什么。

     终于到了目的地,马车缓缓停了下来,太子已经察觉到这次出宫的目的地和他想象的有点出入,有些不情愿地问朱挽宁:“妹妹,我们到底要去哪里?” 朱挽宁道:“这不是到了吗,要记得,徐将军面前可别说什么出来玩的话,我们是出来体察民情的,不然徐将军又不许我们出来了。

    ” 太子点点头,撩开帘子随意地看了一眼,这一看,竟然让他有点好奇。

     十数茅草棚一字排列,后面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里的人多是短对襟和粗褐,粉布巾包头的女人和网纱束发的男人都有,还有面黄肌瘦的小孩。

     茅草棚下,摆着一口口冒着热气的大锅,后面摞着空的蒸笼,最后面是一排屋子,有人来回走动,隐约可见被遮住的牌匾上写着“民药局”,前一个字掉漆掉得厉害,只有一个心字底看得清楚。

     棚子里坐着圆领袍乌翅帽的文官,不远处是两个带甲的士兵,大爷似的坐着,大声地谈笑,不时瞥一眼一旁排队的人,本来系在腰间的刀也拍在桌子上了。

     他回头正想问朱挽宁,却见小妹已经下了车,安稳地坐在轮椅上了。

     太子只好跟着下车,“妹妹,你带我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徐珩翻身下马,长眉微蹙。

     他们这一行人的到来吸引了人群的注意,排在后面的百姓好奇地看着。

     虽然朱挽宁已经选择了最低调的马车,提前去了满头珠翠首饰,换了低调的布裳,可单马车一样就是寻常百姓根本坐不起的东西,再加上一个个脸白手净,精神十足,尤其是徐珩的高头大马,养得起马的人,又会穷到哪里去? 被百姓好奇地打量,朱挽宁和徐珩面不改色,维月维心低眉敛目,唯太子,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带着敬仰地注视,浑身不自在起来。

     他催促朱挽宁:“小妹,你带我来这里到底要做什么?这里也不甚趣味,没个玩乐的地方啊!” 徐珩挑挑眉,他是不放心太子才跟来的,只知道朱挽宁要带太子出宫,却并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

     朱挽宁掐了自己一把,眼泪顿时蓄在眼眶里:“大哥,我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