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关灯
小
中
大
朱挽宁点头,“明日起,你们的任务是研究算学。
我知道你们大多数人连看都没看过这本书,所以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读通。
一个月之后,我会派人给你们送往年科举中有关算学的题目,你们要开始刷题练习,之后我会找人出一份试卷,所有人参加考试。
表现优异者,放籍,昏昏度日者,削减日常用度。
” 她微抬下巴,维心会意,将一叠银票交给了淮橘,“我再供你们一个月的开销,一个月后,这里的管事不会再给你们送食物来,你们需要自己去采买。
仆妇的月钱不用你们担心,但她们只负责做饭和洒扫。
” 淮橘听得很是奇怪,忍不住问道:“殿下这是......” 朱挽宁抬手止住她的话头,“我也不瞒你,具体要你们去做什么,我还没想好。
但算学一术没落已久,既然你们闲着也是闲着,那就来学习吧。
” 把她们的人格重新塑造成寻常百姓的心态太过耗时,朱挽宁选择让她们忙起来,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健康的体魄,活下去,才会变得有意义。
淮橘和王雪湫依旧不懂朱挽宁的用意,但她们会听令行事。
颜世英若有所思,她行医多年,自然明白,比起身体上的疾病,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偏见。
她本以为公主会像之前一样,把这些人交给她,让她来做简单的医术培训,有了上次的经验,虽然有几个姑娘脾气不好,她也觉得自己能胜任。
可现下公主却派了别的任务给她们,还是研究算学,这门因为科举偏颇而被忽视多年的君子六艺之一。
颜世英隐隐觉得,公主似乎在下很大的一盘棋,她们所有人,都是这棋盘上的棋子。
只不过她眼界尚浅,还看不清,与公主对弈之人到底是谁。
女大夫微微一笑,她出入后宫前庭,公主对她是不设防的信任和倚重,如此厚爱,她自当为公主竭尽全力。
鬓角眉骨那道痕迹已经落了疤,距离她从顺天府的大牢里走出来,才不过月余。
韩芳妹带着小宝在苏小姐的厂里做事,生活简朴却踏实。
后妃困苦十四人,早已从当初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解脱出来,李香昙带着人日日在东苑找侍弄皇庄的农户请教,照看公主带回来的农作物,王雪湫性子平和,是最上心,最贴心的护士,楚新洁不似过去一般终日幽怨凄苦,日日读书作词,期待着可以再度出宫的那天。
她第一日进宫时,曾想过,公主的脚伤若是精心养护着,少不了要九九八十一天,这还是没算上后续的复健用时。
七八年未曾正常行走,复健也需要不少时日。
来到庄子上为姑娘们治疗时,她也曾唏嘘,明明身上的伤是可以治好的,可女子阴郁的神情,听不得她说两句话就发脾气摔东西的性子,再难矫治。
可公主如今行步如常,吐息强健,甚至比身旁的丫鬟都要稳当,颜大夫便觉得,或许,于公主而言,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茶楼中的规则怪谈 长夏暑热难消,越到夏时,越是燥热,今年的夏,除了六月武举那天,北地竟再没下过一场雨。
神宗带了宗室众人迁往瀛台避暑,有头有脸的后妃和宗室子弟全都去了,朱挽宁也不例外。
只是苦了几位白发苍苍的内阁大臣,一把年纪了还要天天往返瀛台和宫外不去不行,北方一滴不下,南方泛滥成灾,各地父母官求救的折子雪花一样送往京城。
直到八月份,天气终于阴凉,钦天监也说不会再升温,神宗才带着众人回来。
苏晴柔来找朱挽宁的时候,后者正忙着准备给鹿工接风。
南方暴雨连绵,很多地势低洼的地方都淹了,水位上涨,不仅漕运风险加大,商船也接连停发,加上这小子坚持要带上自己的机器,磕磕绊绊走了一个月,才说差不多明日就要到了。
朱挽宁本来还打算早来早干活,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七万寿节,总能赶一个送给父皇大人,当做今年的礼物。
眼下人晚了快一个月,朱挽宁早就死心了,她都怕周泠鹤以为她要反悔,特意吩咐信件传给无逸殿之前先送到神机营给小周统领看一遍。
七夕时,寿宁非拉着她上街,本想着夜里凉快,她懒得出门躲夏躲得挺久,趁机去看看拾食记和宋家庄子也好,谁知道路上偶遇一位俊秀公子,听寿宁惊喜喊道:“向知事”,得,朱挽宁明白了,自己成电灯
我知道你们大多数人连看都没看过这本书,所以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读通。
一个月之后,我会派人给你们送往年科举中有关算学的题目,你们要开始刷题练习,之后我会找人出一份试卷,所有人参加考试。
表现优异者,放籍,昏昏度日者,削减日常用度。
” 她微抬下巴,维心会意,将一叠银票交给了淮橘,“我再供你们一个月的开销,一个月后,这里的管事不会再给你们送食物来,你们需要自己去采买。
仆妇的月钱不用你们担心,但她们只负责做饭和洒扫。
” 淮橘听得很是奇怪,忍不住问道:“殿下这是......” 朱挽宁抬手止住她的话头,“我也不瞒你,具体要你们去做什么,我还没想好。
但算学一术没落已久,既然你们闲着也是闲着,那就来学习吧。
” 把她们的人格重新塑造成寻常百姓的心态太过耗时,朱挽宁选择让她们忙起来,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健康的体魄,活下去,才会变得有意义。
淮橘和王雪湫依旧不懂朱挽宁的用意,但她们会听令行事。
颜世英若有所思,她行医多年,自然明白,比起身体上的疾病,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偏见。
她本以为公主会像之前一样,把这些人交给她,让她来做简单的医术培训,有了上次的经验,虽然有几个姑娘脾气不好,她也觉得自己能胜任。
可现下公主却派了别的任务给她们,还是研究算学,这门因为科举偏颇而被忽视多年的君子六艺之一。
颜世英隐隐觉得,公主似乎在下很大的一盘棋,她们所有人,都是这棋盘上的棋子。
只不过她眼界尚浅,还看不清,与公主对弈之人到底是谁。
女大夫微微一笑,她出入后宫前庭,公主对她是不设防的信任和倚重,如此厚爱,她自当为公主竭尽全力。
鬓角眉骨那道痕迹已经落了疤,距离她从顺天府的大牢里走出来,才不过月余。
韩芳妹带着小宝在苏小姐的厂里做事,生活简朴却踏实。
后妃困苦十四人,早已从当初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解脱出来,李香昙带着人日日在东苑找侍弄皇庄的农户请教,照看公主带回来的农作物,王雪湫性子平和,是最上心,最贴心的护士,楚新洁不似过去一般终日幽怨凄苦,日日读书作词,期待着可以再度出宫的那天。
她第一日进宫时,曾想过,公主的脚伤若是精心养护着,少不了要九九八十一天,这还是没算上后续的复健用时。
七八年未曾正常行走,复健也需要不少时日。
来到庄子上为姑娘们治疗时,她也曾唏嘘,明明身上的伤是可以治好的,可女子阴郁的神情,听不得她说两句话就发脾气摔东西的性子,再难矫治。
可公主如今行步如常,吐息强健,甚至比身旁的丫鬟都要稳当,颜大夫便觉得,或许,于公主而言,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茶楼中的规则怪谈 长夏暑热难消,越到夏时,越是燥热,今年的夏,除了六月武举那天,北地竟再没下过一场雨。
神宗带了宗室众人迁往瀛台避暑,有头有脸的后妃和宗室子弟全都去了,朱挽宁也不例外。
只是苦了几位白发苍苍的内阁大臣,一把年纪了还要天天往返瀛台和宫外不去不行,北方一滴不下,南方泛滥成灾,各地父母官求救的折子雪花一样送往京城。
直到八月份,天气终于阴凉,钦天监也说不会再升温,神宗才带着众人回来。
苏晴柔来找朱挽宁的时候,后者正忙着准备给鹿工接风。
南方暴雨连绵,很多地势低洼的地方都淹了,水位上涨,不仅漕运风险加大,商船也接连停发,加上这小子坚持要带上自己的机器,磕磕绊绊走了一个月,才说差不多明日就要到了。
朱挽宁本来还打算早来早干活,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七万寿节,总能赶一个送给父皇大人,当做今年的礼物。
眼下人晚了快一个月,朱挽宁早就死心了,她都怕周泠鹤以为她要反悔,特意吩咐信件传给无逸殿之前先送到神机营给小周统领看一遍。
七夕时,寿宁非拉着她上街,本想着夜里凉快,她懒得出门躲夏躲得挺久,趁机去看看拾食记和宋家庄子也好,谁知道路上偶遇一位俊秀公子,听寿宁惊喜喊道:“向知事”,得,朱挽宁明白了,自己成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