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关灯
    恒安倒了热茶,忧心地过去给自家公子添了件外袍,“公子,明日就到固安县了,您可不能再跟之前一样大小事都过问了,您是没瞧见,之前那群人暗地里都说您越俎代庖,裴大人还没说什么,您就忙前忙后,不知道的还以为,还以为......” 宋培风并未在意,只向他一摊手,“恒安,可有银子?” 恒安的碎碎念被打断了,没奈何地给公子掏银子,“公子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小的身上只有碎银,还有银票,公子是想买什么吗?” 宋培风捏着那块不规则的银块,月光落下温柔的光泽,他问:“恒安,你平日里用银子买东西是怎么个流程?” 恒安嘴碎,但他有个优点是听话,一听公子好奇,立马开始讲述他的见闻:“公子您不知道,咱们帝师府的银子都是足重的,成色顶好,所以买什么东西,收钱人一称,若是多了,拿工具切割便好,咱们打交道的人,准头都是极好的,不会有故意切点碎边角的情况。

    不过普通百姓若是拿银子去花,可能就麻烦了,他们平常用的是铜钱,用银子得去钱庄换,如今这钱庄,可没几个老实的,换的银子不是掺了铁就是混了铅,多大是死鱼白和糁铜饼。

    ” “他们这样造假,百姓就没有怨言?” “害,公子,能开钱庄的都是有权有势的,黑心之辈造假高手,您不知道,这钱庄还兼备了放贷的功能,若是没本事追债,这也早开不下去了,百姓有的是不识货,到付钱的时候才知道,识货的倒知道被骗了,可又能怎样呢?官府管不了,自己没法子,只能认栽。

    ” 第二百三十五章入城 宋培风若有所思地摩挲着银角,而后问道:“西洋人有种银钱,称作银币,印着他们王室的徽记和银币的价值,你觉得,如果让你用这种银币来生活,会不会更方便一些?” 恒安一顿,老实道:“那银币,是足银的吗?” 宋培风对铸币一事算是一窍不通,答道:“应是?” 恒安说:“公子,银是软的,您说的银币,小的也没见过,只觉得这软软的东西若是没个固定形状,怕是也没有现在来得方便。

    ” 宋培风点头。

     恒安又道:“若不是足银的,咱小老百姓,也不敢用西洋人的玩意儿,谁知道里面掺了多少别的东西。

    ” 宋培风笑起来。

     青年穿的是一身闲散道袍,夜风拂进来吹起大袖,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这是小事。

    ” 父亲和先生来信,提到薛给事中的货币新政,考校他的看法,恒安说的这些问题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得很,交给宝钞局或铸币局,工匠自有法子应对。

     新政之所以称为新政,是因为这是一系列改革的开端。

     铸币之事并不稀奇,之前印的银币技术含量不高,伪造的门槛低,自然起不到什么作用,若真有工匠解决防伪之法,百姓当然更愿意用官府发行的银元,用起来称心如意。

     然而货币只是新政的冰山一角。

     一旦黎朝发行官方银元,民间白银就会逐渐回流到国家手中,官府手中有钱,就可以投资一些基础设施,惠民之后回收成本,达到国与民的双赢,这是其一。

     钱庄无法再通过造假攫取利益,百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