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关灯
    是十几年的老字号了,招牌就是羊杂面,但再好的东西,经年累月下来,也该吃厌了。

     以前还好,有不少老食客撑着,生意大不如前倒也不好不坏过的去,可自从对面那家打着曾经御厨旗号的阳春面起来,生意就一落千丈。

     别看过了晌午还有生意,其实是对面收的早,他这纯属捡漏。

    眼下有这么个翻身机会摆在面前,他要不抓住,那就是傻。

     “不知小兄弟这坛蘑菇酱怎么卖?”老板几番衡量后,便主动上前问道。

     “老板你也看到了,我这蘑菇酱都是货真价实的,不管是蘑菇还是肉粒,份量都非常扎实。

    ”石白鱼话锋一转:“我这酱单卖一勺定价是三文,整坛除去陶罐重量差不多二十斤,一共六两银子,至于罐子就当结个缘,送你了。

    ” 这是石白鱼在家里就定好的价格,按这边勺子的大小,一勺小蘸碟,差不多一钱,一钱三文,一两就是三十文,一斤三百文,十斤三两银子,二十斤刚好六两。

     老板听完价格一时没有开口,心里仔细盘算了一番,发现这酱看似贵,但其实一勺大概能拌三四碗,也就是说,一碗面酱料成本顶多也就一文钱。

     至于黄瓜和其它配料都不是多值钱的东西,估摸成本也就跟羊杂差不多。

     如果有食客面和羊杂汤都要的话,还能套着卖多赚一点,怎么看都是稳赚的买卖。

     想通这些,老板还是想压压价,不过没等他开口,察觉他意图的宋冀就开了口。

     “六两银子一坛肉粒蘑菇酱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老板小本生意,全要怕是有点困难。

    ”宋冀看向石白鱼,商量的语气:“不过大家都感兴趣,不如匀半碗出来,剩下的,一会儿去酒楼看看?” “也行。

    ”石白鱼跟宋冀打配合,点点头看向老板:“那老板,要不……” 话没说完,老板就把六两银子放到桌上:“不用匀,这坛子我都要了。

    ” 成功将蘑菇酱卖了出去,石白鱼将坛子抱给老板时还不忘继续推销:“我这还有晒干的木耳肉丝,老板要吗?”不等老板拒绝,接着道:“原本酱拌面加上海带丝更正宗,但我们这里没有,用木耳肉丝代替刚刚好。

    ” “木耳丝?”老板接过坛子。

     石白鱼点头:“湿木耳压秤市场价是两文一斤,我这晒干的一斤份量是湿木耳的几倍,所以会贵一点,五文钱一斤,我这有大概十来斤,但泡发了,份量绝对比湿木耳划算。

    ” 见老板有兴趣,红哥儿机灵的跑去牛车把装干木耳丝的布袋拿了过来。

     石白鱼抓了一把给老板,本想让他泡发来看一看份量,不想老板看完直接拍板。

    ??? “行,你这木耳丝我也要了。

    ” 第102章真是个小机灵鬼儿 见老板这么爽快,石白鱼没再继续套路,把捎带的鸡油椒盐豌豆黄瓜也一并给留下了。

     “这些配料都是我自已做的,没多少,就送给老板了。

    ”石白鱼大方道:“一会儿我写张酱拌面的配料方子,老板照着做就行。

    ” 老板被石白鱼提醒,才想起来这酱拌面可不单单只是蘑菇酱和木耳丝以及黄瓜丝,刚脑子一热就买了,心里着实有些懊恼,心想幸亏这小兄弟耿直,不然……虽说也亏不了吧,但到底心里不得劲,跟上当受骗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