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关灯
    “是我亲笔书写。

    ”石白鱼迎上庞仲文探究的目光,笑了笑:“原本昨儿就想找大人谈的,但看您实在疲乏就没开口,干脆给写了下来,这样也更好记一些。

    ” “那这法子,你又是听何人所说?”庞仲文继续追问。

     “曾经偶然在一本游记上看到的,具体什么名字忘记了,上面记载了不少东西,不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炼盐之法。

    ”石白鱼顿了顿:“这东西我留着也没用,之前贪官当道,怕招惹祸端便没拿出来,想着烂在肚子里,如今有幸见到庞大人,这才改了主意,毕竟再怎么说,这也是对民生有益之事。

    ” 庞仲文不动声色:“那你可知道这张纸的价值?” “自是知道。

    ”石白鱼勾了勾嘴角:“但若不是遇到大人,却不过废纸一张,毕竟私盐犯法,进献朝廷,也没人脉,贸然行事反而容易弄巧成拙,大人此番私盐案正是个契机,若是进献朝廷,说不定还能助大人一臂之力。

    ” 这一臂之力,可谓是说进了庞仲文心坎儿。

     邳州这边的私盐贩子虽然被一锅端了,但上面的关系链可不是轻易就能拔除干净的,不然他也不会着急回京了。

     即便有那些证据皇帝能清理不少,但太师却是个棘手的麻烦,别的不说,单是太后那边就不好办。

     皇帝又是个孝子,牵扯到亲情上惯会大事化小,一旦太后施压,说不准真就网开一面对太师高拿轻放。

     这次若不能让皇帝铁心将人办了,他这个经手案子的活靶子必遭反扑,回头再想扳倒对方,那就非常难了。

     此人仗着权势作恶多端,要真就这么放了,庞仲文做梦都能气醒,心里自然是不会甘心。

     所以,石白鱼这张炼盐方子看似只是大益民生,但对皇帝来说,却是一道镇心符。

     巨大的利益面前,皇帝再顾念亲情,也免不了倾斜于他。

     不过短短几息,庞仲文就把局势分析了个透彻:“这海盐若是靠谱,可谓是造福天下民生的大功绩,足够史书上记上一笔,老夫定代为转呈圣上。

    ” 这话无异于给石白鱼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他什么也没多说,只是朝庞仲文拱手行了一礼。

     庞仲文收起方子:“你们生意做的不错,但没有靠山终是难以做大立足,寻个庇护,的确很有必要。

    ” 即便有庞家做靠山,但别人背后同样有靠山,到底不如龙座上那位的面子大。

     庞仲文没觉得石白鱼此举功利,反而欣赏他的心计,有格局知进退,只可惜是个哥儿,不能科考入仕。

     两天后,处理完这边的收尾,庞仲文便带着红哥儿上了回京的马车。

     石白鱼和宋冀一路将人送出城门,直到最后分别那一刻,才拿出一个包袱递给红哥儿。

     里面除了藤编的兔子存钱罐和五十两银子,以及一本绣样图册,便是各种各样的漂亮绣线,是两人找了好几家绣坊才找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