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关灯
    官看了信便遣人去挖稻子,余大人可给你说要带回信回去?” 府衙捕快诚实答道:“回大人话,余大人没说要带回信。

    ” 沈筝点头,那便是全凭她意愿了,若是今日没考虑好,往后回信也行。

     这封信足足有四张信纸之多,沈筝还以为余正青有多少话要给她说,没想到前三张信纸是三位教书先生的生平信息。

     沈筝看了之后连连点头,这上面不止有三人的户籍信息与科考履历,还有几人所擅长的学科。

     肖禄才善诗词,何鸿卓善八股,靳展鹏则善策论。

     不得不说,余正青在选人一事上是用了心思的。

     这三位先生各有所长,在教学上就不会产生冲突,不会出现三人都想教学同一个学科的现象,更不会将县学学生给教成瘸腿。

     沈筝大致看了一眼后将信纸收起来,待她下来细看后,就将这些信息交给李宏茂,以便他往后排课。

     沈筝将信纸收好后叹道,自已这当真是遇到了一位好上司。

     不抢功,不使绊子不说,她需要帮助时还如此大方尽心尽力。

     也算是自已的福气了,不得不说,自从她来了同安县之后,运气一直都很好不是吗。

     仿佛她生来就应该在这为官,生来就应该带着百姓努力把日子给过好,也是她与同安县的缘。

     随后沈筝将最后一张信纸展开,待她看到上面的内容时止不住地一惊。

     这余正青,当是使了劲儿的要拉她啊。

     第116章漕运司余正青的考验 最后一张信纸展开,上面内容也实在不少。

     余正青在信上说,待棉布与稻子入京见过圣上后,圣上必将派人下柳阳府来,并且来人极有可能不止一个。

     工部那群疯子,见到那截棉布后,说不定恨不得全员出动来同安县呢,到时候她这儿免不得又要热闹一阵。

     至于纺织机图纸上不上交,全凭她个人意愿,开玩笑,就说那些工匠世家,也不见得他们将吃饭的家伙交给朝廷啊! 就算沈筝是官,但图纸是她私人所有,她同样也有着处理权。

     但话又说回来,若是沈筝在仕途上若是有想法,那这次便是她结交人脉的绝佳机会。

     毕竟工部那群人,认东西不认人,谁拿得出好东西,他们就看得起谁。

     而户部,自是为高产水稻而来,户部这群家伙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

     照他们所想,你柳阳府同安县种出亩产如此高的粮食,不第一时间上交惠及民众,还墨迹什么呢?除非你能多拿出几种高产粮食出来,那他们那群老头子屁都不敢放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