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关灯
    供应,二是有银子,当然拿给自已县中人赚比较好,但......” 沈行简眸光一闪,想也不想便说道: “但梁大人发现,同安县商事瘀阻,就算您这次采买有意惠及自家商人,依旧是杯水车薪,且对县衙来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因为同等的银钱,在其他地方能买到更多的用料。

    ” 梁复与沈筝一同点头。

     “沈大人,我工部之人对这方面也是一知半解,但您在整个户部也算得上栋梁之才,还望您给咱们出出主意?”梁复说道。

     沈筝也看向沈行简。

     他能在这般年纪便入户部,还被圣上派到同安县来,就足矣昭示着他的不凡。

     这是沈筝才想明白,圣上那句话的含义。

     “沈行简与梁复二位,不强制回京,他们何时想回了,便何时回。

    ” 虽然圣上可能并未交代他们,要帮助同安县发展,但圣上将人派了过来,意义就已然在其中了。

     一个工部天才,一个户部天才,足矣让整个同安县焕然一新。

     就像大佬重回新手村。

     沈行简细细翻看着预算图纸,时而皱眉,时而提笔轻写。

     在场三人都屏气不语,生怕打扰了他。

     片刻后他舒了口气,拿着自已写画的草纸,先对沈筝几人下了结论: “诸位,此次县衙翻新,用料还是得从泉阳县采买。

    ” 他又说道:“梁大人罗列的这些翻新材料,本官方才分析了一番。

    不论从原料价格,或是原料所在地,还是原料供应商来看,咱们同安县的材料,其实也是从泉阳县采买而来的,并未有其他供应渠道。

    ” “所以其中的差价,对咱们同安县的商人来说,也是必须的,不然他们就是白干活,若咱们此次从泉阳县采买,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若想治本......” 他剩下的话未说完,但在场几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若想治本,同安县商人就得找到供应源头,与泉阳县商人做伙伴,而不是上下级。

     沈筝点点头,心中有了成算。

     有些事儿,应当和方文修商讨一番了。

     梁复也赞同沈行简的说法,他方才与沈大人那般问,其实就是想知道,此次用料若从同安县采买,利弊分别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