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关灯
    余九思此话等同于答应。

     ...... 同安县,下河村。

     沈筝与梁复、沈行简三人负手而立,他们正对着的,便是选定好的棉布坊址。

     这片土地久久无人耕种,泥地已经有些板结,但对作坊来说,却正巧合适。

     梁复向前走了两步,又踮起脚尖在泥地上蹭了一下,沉吟道: “沈大人,此泥地虽说板结,但布坊需大量用水,往后土地与空气中难免潮湿。

    所以布坊内,咱们还需得铺上一层沙石才是。

    ” 沈筝不敢在行家面前拿乔,“就按您说得办。

    布坊的原料库房与成品库房,本就要注意防潮,以免棉花与棉布受潮,减少保存期限。

    ” 梁复边走边说:“其实本官考虑过,要不将布坊建立在镇上,但若是那般,土地成本要高上不少。

    且往后棉布外输,走便捷的方式便是走水路,而此地又刚好临河,所以本官权衡之下,还是觉得将布坊设在下河村最为稳妥。

    ” 沈筝在脑子里想着防潮法子,附和道:“梁大人言之有理。

    ” 棉布其实与茶叶一般,若是没有良好的保存方式,最好不要水运,以免受潮。

     但水运确实众多运输方式中成本最低的,所以眼下的同安县别无选择羊毛出在羊身上,若是运输成本上去了,百姓的到手价格变高了,所以两弊非选其一的话,沈筝还是选择水运。

     第389章水泥? 梁复用手在跟前比划了一块地,“靠里这块地,便用来修建库房,储存棉花与棉布。

    这块的修建成本会比其他场所要高上不少。

    ” 沈筝闻言丝毫不心疼。

     钱本来就要用在刀刃上,大多生活用品与建筑,自是要就着好的来,不然往后小问题不断,修修补补好不糟心。

     昂贵的好物件,只有在掏银子那一刻是心疼的,往后都省心。

    便宜的次品,只有掏银子那一刻是开心的,往后全成了糟心玩意儿。

     沈筝大方给梁复分了权:“梁大人在建筑一行上造诣极深,此事您来决定便好。

    ” 梁复闻言心中感动不已。

     帮沈大人干活,比帮朝廷各部干活舒坦多了! 倒不是说朝廷各部不好相与,而是各部想修葺,都得伸手问一个人要银子。

     而偏偏那个人只是只进不出的性子,问他要点银子,难如登天,梁复也没少在对方身上吃瘪。

     那种感觉梁复不想再回忆了岂止是一块铜板掰成两份花?简直说是掰成十份都不为过! 梁复在心中将两人一对比,觉得眼前的沈筝像是财神爷转世,看得他心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