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关灯
    仔细回想吴家之事,才颇觉有疑。

     江南世家林立,势力盘根错节,吴家树大招风,背地里不知有多少人打吴家的主意。

    那匪寇按理说也逃不出这些人当中。

    林玉致后来也曾派人暗查,依旧毫无头绪。

    只知道吴家的产业尽数被瓜分,江南世家格局重新洗牌。

     而世家之间的争斗,比之吴家在时,更加激烈。

    但整个江南又在这激烈的争斗中,保持着诡异的平静。

    民生商业,只受到不大的波及,实在惹人怀疑。

     “所以,当年灭了吴家满门的匪寇,其实是吴家人提早安排好的。

    这么说来,吴家早就料到楚和帝会对他们出手,也早早便有了对策。

    东边,就是他们的退路。

    ”林玉致说道。

     心中却有些许遗憾。

    只叹父亲忠义刚正,一心只在社稷,虽心中有所提防,但到底不如吴家看得透彻。

     又或者父亲心中其实更希望楚和帝能够承袭先皇遗志,让南楚繁荣昌盛。

    他对帝王心存希望,而帝王对他,却是绝了满门退路。

     林玉致微微叹息。

     傅辞反握住她的手,说道:“江南吴氏百年望族,积威深厚,富可敌国,早已是帝王的眼中钉。

    即便没有林皇后一事,吴家也难逃一劫。

    ” “蔡家三流商户出身,攀上荣家这棵大树,作威作福,后不满现状,盯上了江南吴家产业。

    在吴,林两家婚事遇阻,林皇后被迫入宫之后,蔡家便派人去了吴家,意图与吴家联姻,将蔡雍嫡妹嫁给吴家大少爷吴墨石,却被吴家拒绝,蔡雍早已怀恨在心。

    之后种种,不过欲加之罪。

    ” “吴家毕竟不同林家,既然已看出端倪,岂有坐以待毙之理。

    吴墨石辞官返回江南后,立刻与族中长辈着手安排吴家退路。

    舍了江南,举家迁往东夷。

    ” “东夷偏僻,海盗猖獗,百姓苦不堪言。

    吴家纵然落魄,但底蕴犹在。

    在东夷经营多年,分化海盗,使得东夷百姓安居乐业。

    东夷国主奉吴墨石为国师,礼待有加。

    ” 林玉致想起那个仪表堂堂,气质不凡的男人来。

    当初吴林两家议亲,林玉致可没少在背后打探吴墨石,唯恐姑姑所托非人。

     他身上有着江南男子特有的温和气质,举手投足间有着世家子弟的矜贵,又兼具杀伐果断的男子气概。

    总而言之,是一个见了以后让人很难不生好感的男子。

     姑姑若嫁给这样的男人,该有多好。

     林玉致颇有几分怅然。

     傅辞用力握了握她的手。

     林玉致心念一动,她垂眸问道:“清欢能在东边搅弄风云,不知道在这场棋局里,清欢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 傅辞低低笑了起来,笑声和着春风钻入耳朵,叫人愉悦。

     “令仪可曾听说过随帝的暗人组织。

    ” 林玉致道:“倒是听师父说起过,只是师父对此也是一知半解,只道有这么个组织,但这组织是做什么的,又有些什么人,却是一概不知了。

    你这样问,莫非……” 傅辞点点头:“就是令仪想的那样。

    我的父亲,是暗人组织的核心成员。

    ” “当年随帝命亲信之人创办暗人组织,其目的是暗中纠察各地官员的行为,以及暗中查访重大悬案疑案。

    父亲加入暗人组织时,已是随帝末期。

    诸皇子结党私营,党争不断,朝政腐败之象逐渐显露。

    至楚和帝登基,暗人组织被发现,楚和帝大力打击,使得暗人组织元气大损。

    ” “父亲留京不便,暗中打点,被外派徽州,重新建立暗人组织。

    后又迁至永州,江州。

    每到一处,都着手打理组织事务。

    十余年过去,也渐渐有了成效。

    只是比起随帝时期的鼎盛,如今的暗人组织委实太过弱小。

    ” “我十八岁那年,父亲调任回京,原也是准备在京城设立暗桩。

    只可惜京城遍地权贵,形势复杂,举步维艰。

    如果不是这样,林家出事之时,也不至于如此惨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