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关灯
    她强按下心中猜疑,仔细的翻看起这本起居注来。

     这是兴和年间的起居注,专门记录楚和帝临幸妃子的日期。

    这小册子里只记录了兴和元年至兴和三年的事项。

     看记录,那时先皇后还在,只是先皇后体弱多病,鲜少侍寝。

    这位先皇后也是个可怜的,直到薨逝,也没留下一子半女。

    反倒是当时的荣贵妃正得盛宠,常被召侍寝,风头无两。

    后又一举诞下皇长子,多年盛宠不衰。

     林玉致对宫中之事不甚了解,但锦颜既如此珍视这两本册子,当中必有猫腻。

    结合那本和帝用药记录来看,林玉致终于发现了端倪。

     兴和二年五月,皇长子出生。

    若按时间推算,荣贵妃有孕的时间当是兴和元年七月,即便有什么意外发生,时间上也不会相差超过一个月。

     起居注上也的确标明了兴和元年六至七月间,荣贵妃有侍寝记录。

    一切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若对比楚和帝用药记录,结果便大相径庭。

    林玉致发现,兴和元年的上半年,楚和帝刚经历夺嫡之争,朝纲不稳,又遭其他皇子余党暗害,身中剧毒。

     而这毒正是时任太医院院首的陈淮安所解。

    且特意说明,此毒凶悍,有绝育之功效。

    非彻底清除毒素,否则绝无生育的可能。

    用药记录特意标明解药包含的每种药材,并详细说明药材用量及作用,还有解毒的进度。

     这样看来,至少兴和元年十月以前,楚和帝是无法使宫中妃子受孕的。

    用药记录后面还附上一段记录,是誊抄来的,上面记录楚和帝子嗣出生时间。

     除了还是皇子时有侧妃诞下一位公主之后,直到兴和元年才有荣贵妃怀孕,陈太医诊脉,此胎为双胎。

    但在兴和二年,却只诞下皇长子。

    这之后,才陆续有两名妃子被诊有孕。

     如果用药记录和起居注是真的,那么只能说明,皇长子非皇室子嗣!还有,陈太医特意标明双胎,而荣贵妃却只生下一个,说明他心中对此存疑。

     那时林玉致还不知道在哪儿呢,不过陈淮安的大名,她倒曾听父亲说起过。

     这位陈太医医术卓绝,是楚和帝极为信任的太医。

    当年父亲被敌军射了暗箭,位置刁钻,所有大夫都束手无策,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还是这位陈太医拔了箭,救了父亲。

     身为太医,最忌与前朝后宫来往过密,陈太医素来喜欢钻研医术,不理这些争斗,也是楚和帝少数信得过的人之一。

    只是兴和二年,这位陈太医突然请辞,一夜间消失于京城,无人知道他的消息。

     父亲每每想起此事,还颇有些感怀。

    只叹救命之恩还未及时相报。

     林玉致心念一动,那位住在林家隔壁,救了阿瑾的陈老大夫莫非就是当年的太医院院首陈淮安! 她猛的站起身,一定是了。

    不然锦颜怎么会有陈太医的手册,锦生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外伤医术! 她心绪起伏不定,当年荣贵妃诬她姑姑淫/乱宫闱,想不到真正淫/乱后宫的人,是她自己!如果皇长子不是皇室子嗣,那他的亲生父亲,又是谁呢? 荣贵妃美艳绝伦,即便当时没有诞下皇长子,也依旧不影响她受宠。

    那又何必与人私通…… 一时没有头绪,林玉致反倒冷静了下来。

    忽然想到锦颜不知自己身世,却将如此重要之物托付给自己,难道是锦颜察觉到了什么?有人找上她了! 按说当年楚和帝中毒,虽然太医院对病情秘而不宣,但总会留下些许蛛丝马迹。

    更何况太医院本就漏洞百出,不知有多少眼线,此事绝无可能瞒的滴水不漏。

     林玉致有些心乱,陈老大夫救了父亲,又救了阿瑾,她林家欠了陈老大夫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