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关灯
小
中
大
揪住小辫子。
” “萧元理压抑太久了,行事谨小慎微,明明有两次机会可以荣登大宝,都被他生生错过了。
此人纵然手握权势,却难成大事。
但这样的人经不起失败,一旦将他逼急了,还不知会做出什么来。
” 萧元瑛把玩着茶盏,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说道:“我真是庆幸我睿王府远离京城,在西北逍遥自在。
京城固然繁华,看久了也就那样吧,我还是更喜欢西北的狂放。
说起来,这些朝臣们支持我,也不过是看我好拿捏罢了。
” 他指了指外堂,道:“你看他们一副忠臣模样,大义凛然,可事实上,谁心里没个小九九。
他们扶持新帝,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权益,有几个是真正心怀苍生呢。
” “世子说的是,真正无私之人确实少见。
就算我和令仪,初衷也是为了替家人平反,拿回属于阿瑾的东西。
不过,不管有什么样的私心,只要不触犯底线,只要结果是好的,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 “人有私心不可怕,有了私心,才会更容易掌控。
可怕的是真正无欲之人。
我想,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不会喜欢这样的人。
” 萧元瑛伸了个懒腰:“说白了,那些上位者平衡朝局,靠的就是驭人之术,是掌控人心,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 傅辞道:“化转环属,各有形势。
反复相求,因事制宜。
不管是臣子还是帝王,他们都要以政治利益为中心。
若想达到一个最巧妙的平衡,自然就会有人牺牲,有人苟活,有人得益,有人失意。
” 萧元瑛道:“嗨,越高的地位便代表着越大的责任,这世上可没有那么好的事儿,让你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能享受自由,除非你要当个昏君。
当然了,昏君也不好当,还要时时刻刻提防着那些盯着那把椅子的人,简直水深火热。
” “你瞧,外头吵的愈发激烈了。
” 傅辞呷了口茶,道:“我觉得南楚朝廷急需新鲜的血液。
” 萧元瑛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等到送走一干朝臣,敏国公已经疲惫不堪。
傅辞和萧元瑛从后堂出来,见敏国公如此,颇有几分同情。
敏国公见他二人一脸事不关己的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我说,你有准头没有?说是这两日人便到了,怎么还没到,会不会中途又横生枝节了。
” 傅辞摸了摸下巴,道:“确有一点小事儿。
” 敏国公当即正了神色:“怎么了?可是九皇子有危险?” 傅辞尴尬的咳了咳,道:“那倒不是,就是江南风光好,吴墨石带着阿瑾在江州城逛了一圈。
” 敏国公拍案而起,怒道:“胡闹!简直胡闹!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闲逛?!早前怎么没发现吴墨石这么不靠谱,江州是什么地方他不知道么?就这么明晃晃的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万一被人察觉,他还有命在!” 傅辞一脸无辜,是吴墨石干的,又不是他干的。
萧元瑛笑道:“国公爷何必动怒。
九皇子毕竟还小,见到新鲜事物难免会有好奇之心。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九皇子日后是要担起国之重任的,只有真正了解民生,才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嘛。
” 敏国公瞪了他一眼:“把游玩说的这么清新脱俗。
他们在外头逍遥,倒叫我这老头子替他们背锅。
” “好了国公爷,算算日子,两天后人必到京城,该准备的都准备起来吧。
” “哼,最后再信你一次。
” 傅辞哼哼道:“不信我你还有别的办法么。
”
” “萧元理压抑太久了,行事谨小慎微,明明有两次机会可以荣登大宝,都被他生生错过了。
此人纵然手握权势,却难成大事。
但这样的人经不起失败,一旦将他逼急了,还不知会做出什么来。
” 萧元瑛把玩着茶盏,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说道:“我真是庆幸我睿王府远离京城,在西北逍遥自在。
京城固然繁华,看久了也就那样吧,我还是更喜欢西北的狂放。
说起来,这些朝臣们支持我,也不过是看我好拿捏罢了。
” 他指了指外堂,道:“你看他们一副忠臣模样,大义凛然,可事实上,谁心里没个小九九。
他们扶持新帝,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权益,有几个是真正心怀苍生呢。
” “世子说的是,真正无私之人确实少见。
就算我和令仪,初衷也是为了替家人平反,拿回属于阿瑾的东西。
不过,不管有什么样的私心,只要不触犯底线,只要结果是好的,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 “人有私心不可怕,有了私心,才会更容易掌控。
可怕的是真正无欲之人。
我想,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不会喜欢这样的人。
” 萧元瑛伸了个懒腰:“说白了,那些上位者平衡朝局,靠的就是驭人之术,是掌控人心,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 傅辞道:“化转环属,各有形势。
反复相求,因事制宜。
不管是臣子还是帝王,他们都要以政治利益为中心。
若想达到一个最巧妙的平衡,自然就会有人牺牲,有人苟活,有人得益,有人失意。
” 萧元瑛道:“嗨,越高的地位便代表着越大的责任,这世上可没有那么好的事儿,让你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能享受自由,除非你要当个昏君。
当然了,昏君也不好当,还要时时刻刻提防着那些盯着那把椅子的人,简直水深火热。
” “你瞧,外头吵的愈发激烈了。
” 傅辞呷了口茶,道:“我觉得南楚朝廷急需新鲜的血液。
” 萧元瑛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等到送走一干朝臣,敏国公已经疲惫不堪。
傅辞和萧元瑛从后堂出来,见敏国公如此,颇有几分同情。
敏国公见他二人一脸事不关己的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我说,你有准头没有?说是这两日人便到了,怎么还没到,会不会中途又横生枝节了。
” 傅辞摸了摸下巴,道:“确有一点小事儿。
” 敏国公当即正了神色:“怎么了?可是九皇子有危险?” 傅辞尴尬的咳了咳,道:“那倒不是,就是江南风光好,吴墨石带着阿瑾在江州城逛了一圈。
” 敏国公拍案而起,怒道:“胡闹!简直胡闹!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闲逛?!早前怎么没发现吴墨石这么不靠谱,江州是什么地方他不知道么?就这么明晃晃的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万一被人察觉,他还有命在!” 傅辞一脸无辜,是吴墨石干的,又不是他干的。
萧元瑛笑道:“国公爷何必动怒。
九皇子毕竟还小,见到新鲜事物难免会有好奇之心。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九皇子日后是要担起国之重任的,只有真正了解民生,才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嘛。
” 敏国公瞪了他一眼:“把游玩说的这么清新脱俗。
他们在外头逍遥,倒叫我这老头子替他们背锅。
” “好了国公爷,算算日子,两天后人必到京城,该准备的都准备起来吧。
” “哼,最后再信你一次。
” 傅辞哼哼道:“不信我你还有别的办法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