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关灯
小
中
大
人心。
” 裴绍笑道:“我兄弟话糙理不糙。
荣家当道,卖官鬻爵,贪腐盛行,有多少有志之士报国无门。
京城又是潭浑水,搅和进去,可捞不着什么好儿。
我江北虽饱经战乱,百废待兴,但对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来说,这才是难得的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 傅辞道:“所以,我一早就托程兄写信给于秀亭先生,请秀亭先生作保,推举几位有才学之士来我江北。
秀亭先生两朝帝师,人脉颇广,楚和帝年间,有不少纯臣惨遭排挤,不得已而辞官归隐,当中有不少都是秀亭先生的学生。
我相信,只要秀亭先生愿意牵头,我江北必能吸纳人才。
” 林玉致想了想道:“我觉得,也不能单凭秀亭先生一人之力。
你看,征兵可以在各地广发告示,那征收人才也可采取发布告示的举措。
尤其贺州雁北一带,几乎满城遭屠,眼下薛绩驻军雁北,还要军政一手抓,简直焦头烂额。
” “广发告示,网罗人才,短时间内便可见成效。
当然,这些自发前来的人才,也要经过考核才能上任。
你觉得如何?” 傅辞略一思索:“你这样倒与科举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于眼下的江北而言,确实是个切实的措施。
” “阿兄,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 林玉瑾暂领江北政事,处理各项事务多是由程钰辅佐,亦或是林玉致和傅辞提前拟定的章程。
还从未有一件事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我也正有此意,这件事由阿瑾出头更好,也要劳烦程先生辅佐阿瑾筛选人才。
”林玉致道。
“林将军客气,这都是在下应该做的。
” 程钰可谓是干劲十足。
他一心想要教出一个举世无双的学生来,没想到傅兄如此大方,竟给了他一个身份如此尊贵的学生。
他满怀斗志,志要成为老师那样的人。
说完政事,便要说说江北眼下最严峻的粮食问题。
往年秋收过后,官府都要征收税粮,但如今江北早已脱离京城,税粮一说自是不用理会。
林玉瑾提议,江北减税,各地只按最低标准征缴秋粮作为军队粮饷供应。
但雁北,贺州,以及东部的宁口,富川一线,惨遭北秦屠戮,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今年半点收成都无。
虽然流民眼下已经得到妥善安置,但百姓过冬所需的粮食,以及驻扎这些州城的军队粮饷,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林玉致道:“钱串子找了几个靠谱的商人组成商队,昨日便出发了。
至于新收成的黑蛋子,因数量稀缺,此次留种则先紧着受战火摧残最严重的雁北一带。
” “我们灵州一带的粮饷,今冬掺和黑蛋子和米粮一起食用。
将征收上来的秋粮分发到没有收成的各州城。
江南那边没有买到粮食,眼下咱们手头的粮食顶多能坚持到明年春种,这还得亏了我爹倒腾的那些黑蛋子。
已经快到十一月了,粮草问题,必须尽早解决。
” “对了,景辰前些日子来信便说粮草已经出发,如今已过二十来日,怎么也该到江北地界了啊。
怎么派出去的人至今也没个消息?” “也许路上耽搁了行程吧。
”傅辞虽是这么说,但心里也有几分不踏实。
“不行,还得再派人去看看。
江北平原一带今年收成挺好的,紫金关征收秋粮,现下也该收尾了,吕将军可答应给咱们不少粮食呢。
再算上景辰送来的粮草,度过春种,应该不成问题……” “殿下,城门外头有人求见,来人身受重伤,说是从潞州来的,叫雷……震。
” 阿智话还没说完,林玉致便风一般的冲了出去。
裴绍不明所以,还是林玉瑾先反应过来:“雷五哥!”
” 裴绍笑道:“我兄弟话糙理不糙。
荣家当道,卖官鬻爵,贪腐盛行,有多少有志之士报国无门。
京城又是潭浑水,搅和进去,可捞不着什么好儿。
我江北虽饱经战乱,百废待兴,但对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来说,这才是难得的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 傅辞道:“所以,我一早就托程兄写信给于秀亭先生,请秀亭先生作保,推举几位有才学之士来我江北。
秀亭先生两朝帝师,人脉颇广,楚和帝年间,有不少纯臣惨遭排挤,不得已而辞官归隐,当中有不少都是秀亭先生的学生。
我相信,只要秀亭先生愿意牵头,我江北必能吸纳人才。
” 林玉致想了想道:“我觉得,也不能单凭秀亭先生一人之力。
你看,征兵可以在各地广发告示,那征收人才也可采取发布告示的举措。
尤其贺州雁北一带,几乎满城遭屠,眼下薛绩驻军雁北,还要军政一手抓,简直焦头烂额。
” “广发告示,网罗人才,短时间内便可见成效。
当然,这些自发前来的人才,也要经过考核才能上任。
你觉得如何?” 傅辞略一思索:“你这样倒与科举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于眼下的江北而言,确实是个切实的措施。
” “阿兄,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 林玉瑾暂领江北政事,处理各项事务多是由程钰辅佐,亦或是林玉致和傅辞提前拟定的章程。
还从未有一件事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我也正有此意,这件事由阿瑾出头更好,也要劳烦程先生辅佐阿瑾筛选人才。
”林玉致道。
“林将军客气,这都是在下应该做的。
” 程钰可谓是干劲十足。
他一心想要教出一个举世无双的学生来,没想到傅兄如此大方,竟给了他一个身份如此尊贵的学生。
他满怀斗志,志要成为老师那样的人。
说完政事,便要说说江北眼下最严峻的粮食问题。
往年秋收过后,官府都要征收税粮,但如今江北早已脱离京城,税粮一说自是不用理会。
林玉瑾提议,江北减税,各地只按最低标准征缴秋粮作为军队粮饷供应。
但雁北,贺州,以及东部的宁口,富川一线,惨遭北秦屠戮,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今年半点收成都无。
虽然流民眼下已经得到妥善安置,但百姓过冬所需的粮食,以及驻扎这些州城的军队粮饷,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林玉致道:“钱串子找了几个靠谱的商人组成商队,昨日便出发了。
至于新收成的黑蛋子,因数量稀缺,此次留种则先紧着受战火摧残最严重的雁北一带。
” “我们灵州一带的粮饷,今冬掺和黑蛋子和米粮一起食用。
将征收上来的秋粮分发到没有收成的各州城。
江南那边没有买到粮食,眼下咱们手头的粮食顶多能坚持到明年春种,这还得亏了我爹倒腾的那些黑蛋子。
已经快到十一月了,粮草问题,必须尽早解决。
” “对了,景辰前些日子来信便说粮草已经出发,如今已过二十来日,怎么也该到江北地界了啊。
怎么派出去的人至今也没个消息?” “也许路上耽搁了行程吧。
”傅辞虽是这么说,但心里也有几分不踏实。
“不行,还得再派人去看看。
江北平原一带今年收成挺好的,紫金关征收秋粮,现下也该收尾了,吕将军可答应给咱们不少粮食呢。
再算上景辰送来的粮草,度过春种,应该不成问题……” “殿下,城门外头有人求见,来人身受重伤,说是从潞州来的,叫雷……震。
” 阿智话还没说完,林玉致便风一般的冲了出去。
裴绍不明所以,还是林玉瑾先反应过来:“雷五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