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果然攒劲儿得很。

     言抒正吃得来劲儿,店里进来了两个年轻男人,走路晃晃荡荡的,衣服穿得算不上讲究,头发却是油光锃亮,一丝不苟。

    明显和老板是熟人,进来只是朝老板点头打了个招呼,老板便熟练地下单了。

     两人面对面坐下,都在低头玩手机,谁也没说话。

     等了会,许是嫌慢,其中一人放下手机,抻着脖子向档口望了望,又坐下,脚在桌腿上踢了踢,引起了对面人的注意。

     “歪日,你刚才瞧见了么?还有那么多人!这一天没干别的,光看人了。

    ” “干你狗事,人家是冲珩哥来的,老老实实吃你的饭,一会还得开车去接客人。

    ” “啧,珩哥太他妈劳道当地方言,“厉害”的意思。

    了,不服不行。

    ” 他们说的“外面”,是隔壁的私域酒吧门口。

    来的时候言抒也看到了,门口挺多人,像是等着要参加什么。

     那两人不再说话了,呼噜呼噜吃着,来得比言抒晚,吃得却比她快。

    不一会就撂下碗筷,匆匆走了。

     这边言抒也吃得差不多了,热乎乎的扁豆面旗子一碗下去,心和胃都极大满足。

     “常来啊丫头,下次给你加个油香!” 切花师傅手下擀饼的活儿不停,冲言抒招呼着。

    声音很浑厚,和他做的旗花一样,劲道有嚼头。

     “谢谢,一定来!” 出了店门,言抒没再闲逛,按照之前的计划直接拐去了“福乐超市”,脚下不停,脑子却有些分神。

     珩哥。

     他们说的这名字,是他吗? 言抒不确定。

    “heng”这个音节在名字里太常见,哪能根据一个字就确定是他。

     虽然,他和私域酒吧联系在一起,言抒才觉得合情合理。

     超市看着挺大,但里面烟、酒、饮料、泡面、零食这些占了大部门货架,都是为酒吧的客人准备的,日化用品和有限。

    言抒将就着捡了几样,去门口结账。

     老板娘头上包了条淡紫色的织花头巾,洗得明显有些褪色。

    浓眉大眼,体态圆润,但又不是维吾尔族那种明显的西域长相。

    勒城是个多民族城市,言抒初来乍到,还分不太清,心底微微猜测,可能是回族人。

     福姐肥胖的身躯好像被卡在了狭窄的收银台里,严丝合缝的,恨不得转转身子都得深吸一口气收紧肚子才行。

    但这并不妨碍她麻利地一件件扫码言抒买的东西,手上忙活着,嘴里也不停。

     “你这丫头子长得可以呢啊,比旁边屋子来面试的都好看呢。

    ” 这么粗糙直白的夸奖,言抒有些尴尬,连忙低头拿手机准备付款,脑袋里却有灵光闪过。

     旁边屋子,是私域酒吧? “哦,是吗?”言抒没抬头,不动声色地付了钱。

     “今天第二天了,人多得很,不然这大白天的,啥时候酒吧门口,哎来白来当地方言,形容乱糟糟、乱七八糟的。

    ,这么多人。

    ” 付款前言抒临时起意,拉开冰柜拿了根雪糕,雪糕一看就是放了有一阵子的了,冻得很实,上面结了厚厚一层冰霜。

     毕竟是冬天,言抒借口外面太冷,提出在店里吃完再走。

    这会儿客人少,福姐正闲得慌,有言抒和自己谝闲传子当地方言,“闲聊天”的意思。

    ,正好。

     “旁边那一家关门了嘛,管事儿的就干脆给收了,规模扩大了,赶紧就得招人。

    ” “这么多人”,言抒强忍了冷,小口小口啃着雪糕,一边探头往外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