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关灯
小
中
大
尽管如此周围人还是零零散散地给他鼓掌。
宁沛问:“还有谁会么?估计再来一首这光能调完。
” 林思弦闻言望去,看见苏红桃跟扶满坐在另外一侧。
他正准备朝他们挥手,就听见李主任提到自己的名字:“我记得那个谁,小林简历上写了会弹琴。
” 林思弦根本没想到李主任会提起这茬,他也压根没上去表演的打算。
他简历上是有些这三个字,仅仅是考虑到也许有这个需求的剧组,实际上根本无人在意。
他不擅长临场表演。
他擅长刻苦练习后在文艺晚会上弹出完美无缺的一段,不擅长交代自己的残次品然后让他人评判。
他看见苏红桃在给他比口型----奏,鸣,曲。
林思弦知道她在说自己高中晚会上弹的那一首。
也许十年前的他还能答应,毕竟那时候他适应自己成为焦点。
但现在的他不能,这几年摸琴的次数少之又少,他练得最久那台钢琴,最后二手卖出的价格是八千块,原价的十分之一。
他没准备,并且已经习惯没准备了。
“我----” 林思弦难得语塞。
他被架得进退两难,现在找借口说不行不就是变相承认自己简历造假? 大脑过载时,手机震动两下。
林思弦下意识看了一眼屏幕,苏红桃的小号发来两条消息。
“在场的人大半不识谱。
” “你所有错音都是即兴。
” 第18章后悔 没有当年那么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坏。
真正上前时坐在琴凳上时,林思弦看见自己的无名指在不由自主地轻微抖动。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忘记怎么弹了,但长期训练的肌肉记忆让他不加思考便抬指按了下去。
错了两个音,他听见了,发出一点唐突的不和谐声。
而正当心跳因为走音而错拍时,刚才那句话又像节拍器将一切调回原位----没人在意的。
奏鸣曲原长十几分钟,林思弦只弹了前面一小节,等演奏真正结束时还有些惘然。
他听见李主任跟宁沛的对话:“真弹这么好啊?我以为你随便点了个虾兵蟹将。
”“我说了你还不信,现在演员都讲究多才多艺----” 刚才那些热情观众也给他送了零落的掌声,他回头,看见苏红桃也是其中之一。
她笑得很开朗,仿佛看见孩子在幼儿园登台表演的年轻母亲,而旁边略显苍老的扶满舅舅正拿手机录像。
小胖子表弟的表情则好懂很多,林思弦此刻变成了他心目中上知药学下懂音乐的高素质人才。
这不是一场盛大和完美的表演,但他们都很满意。
林思弦的目光止步于此,没有再看向其他人。
“好了----” 宁沛对时间的掌握刚刚好,果然一曲结束灯光便就位。
“开工!”他说,“虽然延迟了但咱们争取按时结束啊!” 柔光箱亮起的一瞬间,擦亮了酒吧场景里的几束花,场务就地取材从外面荒地摘了些新鲜花束。
明明昨天跟今天温度一致,但林思弦此刻才嗅到一点点初春的气息。
事实证明人还是不能乱说“争取”两个字,导演也不行。
群戏如一幅拼图,任何一块错位都得调整重来,刚梳理完这几个人,另个画面又没对,在周而复始的磨合中,这场戏便一拖再拖直至夜深。
接近凌晨时,林思弦窝在休息室的沙发上,他的镜头已经结束了,但宁沛刚才对其中一个画面不太满意,让他留二十分钟听通知。
前几天作息混乱,再加上花花公子的角色服装是一件领口很大的丝质衬衫,林思弦下午在片场冻了太久,乍一回到这种暖气很足的空间,体温调节机制便让他放松和疲倦下来,最终合上了双眼。
砰的一声,某根钢架落地的声音让他骤然清醒。
睁眼时头又痛,他缩在沙发一角,看到陈寄在五米之外低头俯视自己。
生理性的痛觉让他双眼略微湿润,以至于看不真切,但还是能隐约判读出陈
宁沛问:“还有谁会么?估计再来一首这光能调完。
” 林思弦闻言望去,看见苏红桃跟扶满坐在另外一侧。
他正准备朝他们挥手,就听见李主任提到自己的名字:“我记得那个谁,小林简历上写了会弹琴。
” 林思弦根本没想到李主任会提起这茬,他也压根没上去表演的打算。
他简历上是有些这三个字,仅仅是考虑到也许有这个需求的剧组,实际上根本无人在意。
他不擅长临场表演。
他擅长刻苦练习后在文艺晚会上弹出完美无缺的一段,不擅长交代自己的残次品然后让他人评判。
他看见苏红桃在给他比口型----奏,鸣,曲。
林思弦知道她在说自己高中晚会上弹的那一首。
也许十年前的他还能答应,毕竟那时候他适应自己成为焦点。
但现在的他不能,这几年摸琴的次数少之又少,他练得最久那台钢琴,最后二手卖出的价格是八千块,原价的十分之一。
他没准备,并且已经习惯没准备了。
“我----” 林思弦难得语塞。
他被架得进退两难,现在找借口说不行不就是变相承认自己简历造假? 大脑过载时,手机震动两下。
林思弦下意识看了一眼屏幕,苏红桃的小号发来两条消息。
“在场的人大半不识谱。
” “你所有错音都是即兴。
” 第18章后悔 没有当年那么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坏。
真正上前时坐在琴凳上时,林思弦看见自己的无名指在不由自主地轻微抖动。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忘记怎么弹了,但长期训练的肌肉记忆让他不加思考便抬指按了下去。
错了两个音,他听见了,发出一点唐突的不和谐声。
而正当心跳因为走音而错拍时,刚才那句话又像节拍器将一切调回原位----没人在意的。
奏鸣曲原长十几分钟,林思弦只弹了前面一小节,等演奏真正结束时还有些惘然。
他听见李主任跟宁沛的对话:“真弹这么好啊?我以为你随便点了个虾兵蟹将。
”“我说了你还不信,现在演员都讲究多才多艺----” 刚才那些热情观众也给他送了零落的掌声,他回头,看见苏红桃也是其中之一。
她笑得很开朗,仿佛看见孩子在幼儿园登台表演的年轻母亲,而旁边略显苍老的扶满舅舅正拿手机录像。
小胖子表弟的表情则好懂很多,林思弦此刻变成了他心目中上知药学下懂音乐的高素质人才。
这不是一场盛大和完美的表演,但他们都很满意。
林思弦的目光止步于此,没有再看向其他人。
“好了----” 宁沛对时间的掌握刚刚好,果然一曲结束灯光便就位。
“开工!”他说,“虽然延迟了但咱们争取按时结束啊!” 柔光箱亮起的一瞬间,擦亮了酒吧场景里的几束花,场务就地取材从外面荒地摘了些新鲜花束。
明明昨天跟今天温度一致,但林思弦此刻才嗅到一点点初春的气息。
事实证明人还是不能乱说“争取”两个字,导演也不行。
群戏如一幅拼图,任何一块错位都得调整重来,刚梳理完这几个人,另个画面又没对,在周而复始的磨合中,这场戏便一拖再拖直至夜深。
接近凌晨时,林思弦窝在休息室的沙发上,他的镜头已经结束了,但宁沛刚才对其中一个画面不太满意,让他留二十分钟听通知。
前几天作息混乱,再加上花花公子的角色服装是一件领口很大的丝质衬衫,林思弦下午在片场冻了太久,乍一回到这种暖气很足的空间,体温调节机制便让他放松和疲倦下来,最终合上了双眼。
砰的一声,某根钢架落地的声音让他骤然清醒。
睁眼时头又痛,他缩在沙发一角,看到陈寄在五米之外低头俯视自己。
生理性的痛觉让他双眼略微湿润,以至于看不真切,但还是能隐约判读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