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关灯
    世民长叹一声,只想说,扎心了! 他亲征高句丽失败,这才过去没两年呢! “二哥?”长孙皇后有些担忧的握住了他的手。

     “无事。

    ”李世民拍了拍她,他虽战败但却心中之火却未曾熄灭,“朕虽于高句丽撤军,但日后必将再次出兵。

    高句丽恃险骄盈,自隋朝起就野心勃勃,觊觎辽东之地。

    辽东乃战略重地,若不将其收服,后世恐生事端。

    ” 李二凤还是要点面子的,用了“撤军”这个词。

    毕竟,这是他战功赫赫的人生之中少见的落败。

     而且,从仙画看出,在后世,朝鲜几国似乎也并未并入中原王朝,甚至还大偷特偷宗主国的东西,简直岂有此理! 难道一切都是源于他之前亲征的失败? 李二凤有些忧伤。

     他打起精神:“就算朕有生之年未征服高句丽,朕之子孙,也必将此愿达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他想起仙画中人所说,心想,自己到时候要传旨子孙,假使征服了高句丽,千万记得不要搞藩属国这一套。

     ...... 【印刷术对于文化和历史的意义,之前在聊造纸的时候已经提过。

    有了纸,有了印刷术,才有了越来越多的书籍。

    这一点可以从数字上面得到最直观的感受。

    】 【秦朝时期,为了统一文字和思想,大量的焚烧了除了秦文之外的各国书籍,以及各种私家学派的理论书籍,我们暂且不提。

    西汉和东汉的时候,已经有了皇室藏书的概念,但后来在东汉末年的动乱之中,这些书籍被毁之一炬,所以也得不到准确的数目。

    只从当时还不那么发达的造纸术来看,数目肯定也不会比后世多。

    而到了晋朝初年,官府有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

    南北朝时候,梁元帝在江陵有书籍七万多卷。

    】② 天上的仙画中忽然出现了几组在古人看来十分奇怪的符号,并且随着女声的讲解不停的在变化。

     那是路小柒用阿拉伯数字做了一个小动画,更方便来做对比。

     【到了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

    而唐朝的时候,雕版印刷术已经有了苗头,书籍也变得更多,除了官府和宫廷之外,民间也涌现出了不少的藏书家。

    比如名相李泌,对,就是《长安十二时辰》的那位,他家的藏书就多达三万卷。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这是韩愈描写的李泌家的藏书景象,而据史料记载,唐代私人藏书在万卷以上者就不下20家。

    】③ 仙画上的阿拉伯数字又有了变化。

     一目了然,浅显易懂。

     ...... 这一段透露出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