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关灯
    李世民哼哼两声,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路小柒说的话是对的,最后脸色和缓了不少,只叹了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而明朝,朱元璋正气呼呼的坐在宫殿里,骂骂咧咧老半天了。

     “朕对百姓不好吗?!胡说八道!” 他设立养济院和漏泽园,还有惠民药局,养济院收容孤寡老人和乞丐,漏泽园相当于公墓让老百姓免了乱葬岗之苦,而惠民药局让没钱看病的人得到了好处。

     这些措施难道还不能说明他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凭什么被指着鼻子骂?! 只能说,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有一定的美化滤镜在的。

     朱元璋是从真正的底层走出来的皇帝,但当他皇帝后,他的立场和初 心就变了。

    一方面他对贪官污吏和权贵们毫不留情,也鼓励垦荒,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还设立了很多的福利政策;但一方面,他又惧怕自己的经历会被复制,因此希望所有的人都成为顺民,禁锢思想。

     或许,这就是无解的阶级对立吧。

     【但凡有一口饭吃,善于忍耐的农民都不会揭竿起义。

    】 【在土地兼并和沉重赋税双重压迫下的农民过得有多苦呢?】 【以明朝为例,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将自己的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封为了藩王。

    这里面一开始是具有军事意义的,但是后期他们的军权逐渐被收回,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却依然存在这些藩王和他们的子孙,完全是由国库里的钱来奉养的,再简单说,就是由从市民和农民身上抽的税来养着的。

    一两百年下来,这个阶级的人口越来越多,像是滚雪球一样,完全成为了不事生产的寄生虫。

    国库的负担非常的重!】 随着一声锣响,王府的大门被打开。

     先是骑兵开道。

     接下来是一队队衣着光鲜的伶人,有人吹着唢呐,有人吹着笛子,还有人弹着琵琶。

     伶人后是王府的长史等文武官员们,其后跟着华丽无比的八抬大轿。

    轿子旁边跟着几十位的仆从和侍卫。

     这就是明代藩王出行的场景。

     浩浩荡荡,绵延了一里有余,阵容庞大。

     与之相对应的是跪在路边,身着单薄布衣的百姓。

     【而且,这些寄生虫们还不老实,到了中后期,他们在愈加剧烈的土地兼并中表现非常突出。

    比如,明神宗的儿子福王,封藩河南,一次便得赐田二百万亩,由于河南土地不足,又“并取山东、湖广田益之”;到了明嘉宗的时候,一次性赐给桂王和惠王的土地就有三百万亩,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