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关灯
    钱乙觉得现在的很多不治之症在后世肯定已经被轻松解决,所以后世之人才会人人长寿。

     友人也感慨:“我也想看到更多后世医学景象,虽然现在暂时无法达到后世之水准,无异于望梅止渴,但看了之后总是心潮澎湃不已。

     比如后世的人怎么看病?医馆是不是遍地都是?后世的医馆是什么模样?后世的医生是如何培养的…… 钱乙叹道:“若是可以看到这些就好了。

    ” 友人叹道:“若是能想看什么就能看到什么就好了。

    ”两人相视而笑,摇摇头,将这不切实际的幻想抛到了脑后。

     南宋。

     宋慈从件作房里出来,走到旁边的水缸处,随身仆人早已经舀了水给他洗手。

    这已经是习惯成自然。

     旁边的县尉迎了上来:提点大人,可是有什么新发现? 这位宋提点在断案一事上可谓是赫赫有名,据说经他检查过的尸体,从来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当然,这检查尸体的过程也比较吓人,所以刚才他是没敢进去的。

     不是自杀,是他杀。

    蓄着短须的宋慈淡淡道,将自己在检查尸体时的疑点告知了县尉。

    县尉和知县幕僚在一旁连忙记笔记。

     虽然是他杀这个结论让他们接下来肯定有一阵子好忙,但是有宋提点的这些发现,想必捉拿凶手并不是很难。

     辞谢过知县的宴请,宋慈带着老仆回到了家中。

     休息一两日之后,又要赶去隆兴府等地,巡查那边的刑狱。

     正好遇到之前一起中进士的同科好友宴请,宋慈原本有些犹豫,但还是去赴了约。

    哎哟,这不是我们宋提点宋大人吗?“宋大人今日不去断案,怎么有空来?” 还有人隐晦的打量他一眼,然后默默的往里缩了缩,脸上虽然没有带出嫌恶之色,但肢体动作说明了一切。

     宋慈一笑置之,并不以为意。

     他知道这些同科都觉得自己身为进士,不好好当个清贵的文臣,竟然跑去断案,往轻了说是有辱斯文,往重了说是有辱斯文现在虽然也流行“不为良臣,则为良医”,在仕途上不得意就跑去研究医术,但是像他这样成日和尸体打交道的还是少见的。

     待到饭后,与他相熟的同窗凑过来喝酒:“你呀你,明明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怎么现在反倒和仵作开始抢活了。

    以后验尸这样的事情,就让下面的人去做好了。

     宋慈苦笑道:“领你好意。

    不过,有的时候那些底下的件作实在是水平粗糙,不得不亲自上场。

     他现在需要提点江南路、广南东路和西路这几处的刑狱,虽说每一处的县衙都有仵作,但是水平实在是参差不齐,做出来的卷宗一塌糊涂,逼得他不得不每次都亲自来。

    ① 我欲写一本关于刑狱方面的书籍,将这些年的经验都写下来,或许能让后人们有些借鉴。

    实在不行,只能编教材了。

    宋慈也头疼得很。

     他这才算是充分领会到了,仙画里说的“知识”的重要性。

    他觉得,在验尸断案上,也是需 要科学思维的! 等你写成,我一定拜读。

    好友与他碰杯。

     这时候旁边的几人听到了,也哈哈哈的凑过来,阴阳怪气的道:“惠父此书若是真的写出来,说不得也能登上那什么古代十大名医榜,让我们也跟着开开眼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