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关灯
    候,基本上都只有一些零星的片段。

    因为华夏古代的科学,很少有纯理论,更多的是经验技术的总结。

    而等到人类发现了其中的本质逻辑,将生物学提炼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科的时候,已经到了19世纪。

    】 【但是,那些零星的片段,同样也代表了我们的老祖先们对于生物学,或者简单点说,是对于这个世界上的生物最初的认知。

    】 【这就是传统的描述性的生物学。

    】 【这样的描述,可以追溯到最早的一部历书《夏小正》和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诗经》。

    】带着时光痕迹的线装古书在天幕上翻开,悠远的声音传来。

    苕之华,芸其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① 【乔木和灌木作为植物学上的概念名词,到现在都还在用,正是出自于《诗经》。

    】 这个我知道。

    ”扶苏高兴的道,“还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② 虽然被立为了太子,也开始跟着嬴政处理一些政事,但现在的他也不过是少年郎而已,性格依然还是有些跳脱。

     李斯等人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也能被记录? 不过是最常见的诗歌而已。

     这些什么乔木,什么灌木,到处都是。

     没想到几句诗歌中提到了这些,竟然能被后世之人抬高到了这个程度。

    难道他也要写点关于植物和动物的文章,才能名留青史?这会儿功夫,可不止是李斯想到这一点,有一点才华在身的士卿们都在心里开始琢磨起来。

     【我们之前说李时珍在生物学上面的贡献要胜过他在医学上的,就是因为他在《本草纲目》里面描述了上千种的植物与动物,并且分类详细。

    】 路小柒继续放了一次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目录。

     天幕前的人们这次被提醒,的确发现了这目录整理得非常的清晰,也非常详尽,几乎涵盖了自然界中的所有物种。

     【还有东晋郭璞所著的《尔雅音图》,开创了动植物描述的图示法,将插图玩得炉火纯青,可惜的是原版已经失传,现在重印的版本只能看到梗概。

    】 正在建康城中担任著作佐郎的郭璞一脸茫然:“啊?”没想到仙画居然提起了自己。

     已经下了罗浮山,正在南海郡着手建学堂的葛洪则哈哈大笑:郭璞!他与郭璞可是旧识。

     当时永嘉之乱南下的时候他们就认识了,郭璞同样是也是修道之人,同样喜好炼丹,和自己颇为投缘。

    只是后来自己对朝政时局心灰意冷,隐居在了罗浮山,而郭璞却还是继续在当官。

     只不过,葛洪嗤笑一声,现在这时局,估计郭璞当官也当得不会很开心,说不定还随时有性命之忧。

     他对鲍姑说道:“我打算给郭璞修书一封,邀请他来南海郡,说不定还能成为我们学堂里的老师。

     郭璞是真正有才之人,不是那些沽名钓誉之徒。

     【明朝时期除了李时珍,还有一个人也做过很多关于植物方面的研究。

    那就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棣。

    敲黑板,这个字念su,第四声。

    】 【朱元璋在登基前把他的那些儿子们的名字全都改了一遍,也不知道这位朱楠之前的名字是不是叫狗剩。

    好了,这是玩笑话,说起来这位朱棣可比朱家后面的那些酒囊饭袋的藩王们好多了。

    他让人编撰的《普济方》在中医方剂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