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关灯
    来要如何杀死这种真菌。

     【《显微图谱》上还第一次出现了细胞这个词。

    】 【这个生物学上面最重要的名词之一。

    】 【胡克观察了一块从软木上截下来的薄薄的截片。

    】 天幕上,他将木片放在显微镜下。

     一个形似蜂巢的,一小格一小格紧密挨在一起的世界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胡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又重复的锯了好几片下来,不管是什么木头,依然是这样。

     … … 细胞是木头上有的东西?张仲景的学生迷迷糊糊的问。

     张仲景想了想,摇头道:应该不是,不然仙画不会用‘最重要的’来形容它。

    他停顿了一下,提出一个猜想:“或许它在生物里,无处不在。

    ”就好像气一样。

     【胡克将自己观察到的这些结构命名为“细胞”,当然,人家用的是英文,Cell。

    不过,后来细胞学成熟之后,大家才知道这些小房间一样的结构体并不是生物细胞,而是细胞死了之后留下的细胞壁。

    】 【这是“细胞”的第一次面世。

    但是,这还不够,胡克的显微镜倍数还是不够,对细胞的观察只能到这里为止。

    因此,在《显微图谱》里,胡克还对制造更高倍数的显微镜提出来了一些构想。

    】 胡克对友人说:“我有一种设想,如果制造出更高倍数的显微镜,或许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 他将一根细细的玻璃棒放在火焰上面,玻璃棒在火焰的灼烧下慢慢的融化,最终末端被熔成了一个小小的玻璃球体。

     胡克将玻璃棒好好的放起来,等到它冷却之后再把它掰下来,于是它就成为了一个带着小柄的玻璃球。

     当然,这个玻璃球并不是标准的圆珠,而是有点像是小扁豆一样的形状。

     胡克将小柄磨掉,再将这颗小扁豆一样的玻璃球镶嵌起来,成为了一个新的显微镜。

    怎么样?友人问。

     胡克有些沮丧的抬起头:“比之前的倍数高一些,但高得不多。

    ” 【可惜,胡克用这个方案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象中的高倍数显微镜,大概停留在30倍左右,而同时期的有一个名字读音和他很像的荷兰人,一个和科学毫无关系 但是和胡克却有点关系的布料商人却做到了这件事情,他做出来的显微镜,最大可以放大到266倍!简直是阶梯式的飞跃。

    】 【这也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列文虎克!】 第82章生物学,农学和医学的地基(三) 【胡克、虎克,中文发音一字之差。

    前者牛津大学毕业并留校任助教,然后进入皇家学会,可以说一世顺遂。

    但后者,五岁丧父、十岁丧继父、年幼辍学、中年丧子丧妻,可谓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 年轻的列文虎克穿着破旧的衣裳,背上行囊离开家乡。

    他在眼镜工厂里当学徒,认真的将玻璃磨成透镜。

     仙画播到现在已经出现过很多名留青史的大人物了。

     但大多数的出身其实都很光鲜,世家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