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关灯
    只要取得一些河道资料,基本就可以开工了。

    助手一愣,心生佩服也生出几分惭愧。

     他想的是大人可以青史留名,但大人心心念念想的却是这法子的确有用。

    或许,这就是大人能够做到青史留名的原因吧。

     【而且潘季驯还很重视堤坝的质量,主张合流但是又不反对有计划的进行分洪,治理的节奏掌握 得非常好。

    】 黄河的堤坝如火如荼的举行,潘季驯一向亲力亲为。

    他时常在各个工事之间巡视。

     这个沙不行,一定要实堤!他会亲自查看筑堤所用的沙石是否合格。

    铁面无私。

     四次治河之后,他将黄河下游三个省的堤坝全部连了起来,总算是结束了黄河忽东忽西,河道不定的局面。

     【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也被后世奉为治河的金科玉律。

    】 【不过,限于条件,他当时只治理了下游一带,对于泥沙来源的黄土高坡的中游却没顾得上,因此并没有彻底解决黄河的问题。

    】 【1981年的时候,开封市龙亭东湖打算在湖中间修建一座亭子,就开始抽水清淤,结果发现了湖底明朝周王府的遗址,然后考古队员们肯定得来挖掘呀,结果挖啊挖,发现深处还叠着一座北宋皇宫的遗址。

    】 【又挖呀挖,发现地下三到十二米的地方,还城摞城一样的埋着六座城,分别是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

    】 【可想而知,黄河溃堤的威力都多大,治黄专家们的压力有多大!】 不同朝代的开封城的居民几乎都惊得跳了起来。

    实际的跳了起来。

     有胆子小的甚至爬到了椅子上,惊惧不已的看着地面:妈呀,所以咱们脚下还有一座城?不,家人幽幽的道,是两座城。

    不…… 不会闹鬼吧?有人牙齿都开始打冷战了。

     “瞎,仙画都说了,这世界上没有鬼。

    ” 更有胆子大的,独辟蹊径:“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挖到地底下那座城去?说不定还能挖出一些珍宝。

     一整座城呢! 北宋,东京城。

     “我们还是跟着迁都去洛阳吧。

    ”原本还在摇摆不定的人瞬间下定了主意。

    这也太吓人了,开封这千年来就是被淹的命运啊!就算是现在历史可能改变,但也挺可怕的。

     一时间,愿意随着赵匡胤迁都的东京城居民人数大增! 【要真正的彻底解决,或者说基本上彻底解决黄河灾患,那已经是咱们现在的事儿了!】 【咱们采取的是综合治理。

    】 【首先,灾患的根本其实就在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那么,就先整治黄土高原。

    开展了许多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梯田,以及固沟保塬等工程。

    】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后,如今的黄土高原已经旧貌换新颜。

    很多地方都变得郁郁葱